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规范
- 发布时间:2025-11-03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规范主要参考《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已废止)及现行《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T12-2019),以下从原材料、性能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原材料要求
1.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的要求。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2. 轻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 17431.1)和《膨胀珍珠岩》(JC 209)的要求。膨胀珍珠岩的堆积密度应大于80kg/m³。轻骨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废渣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自燃煤矸石等)、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等)和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等)。
3. 掺合料:允许掺加Ⅰ级粉煤灰等掺合料,掺量上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应有试验数据支持。
4. 外加剂:所用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并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
5. 水: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二、性能指标
1. 干表观密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范围扩展至800-1900kg/m³,按其表观密度可分为多个等级,如800、900、1000等,每增加100kg/m³为一个等级。
2. 耐压强度:按其立方体耐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多个强度等级,如LC15、LC20、LC25等,最高可达LC60。
3. 弹性模量:构造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准值调整为1.8×10⁴MPa。
4. 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等指标。抗渗等级最低要求P6,抗冻标号按气候分区设定D15-D50。对干湿循环部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指标有明确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
1. 设计方法:采用松散体积法与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2. 参数选定:水灰比最大值按耐久性需求限定在0.45-0.60之间。根据实际经验,对混凝土稠度、用水量和粗细骨料总体积等有关设计参数做了相应调整。
3. 粉煤灰掺量:根据国内外实际经验,放宽了对轻骨料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的要求。在有实验数据时,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可适当放宽。
四、施工工艺
1. 搅拌:轻骨料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应延长60-90s,一般为180s;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2. 运输:在运输经过中应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分层,到达浇筑地点时应具有要求的坍落度。
3. 浇筑:浇筑前应将基层湿润,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过大,并用插入式鼓捣器鼓捣密实。
4. 养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天数。
五、质量检验
1. 强度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强度评定。
2. 验收标准:包括垫层强度、容重、导热系数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垫层材料必须拌合匀称,分层铺设,表面平整,找坡正确等。
一、原材料要求
1.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的要求。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2. 轻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 17431.1)和《膨胀珍珠岩》(JC 209)的要求。膨胀珍珠岩的堆积密度应大于80kg/m³。轻骨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废渣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自燃煤矸石等)、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等)和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等)。
3. 掺合料:允许掺加Ⅰ级粉煤灰等掺合料,掺量上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应有试验数据支持。
4. 外加剂:所用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并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
5. 水: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二、性能指标
1. 干表观密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范围扩展至800-1900kg/m³,按其表观密度可分为多个等级,如800、900、1000等,每增加100kg/m³为一个等级。
2. 耐压强度:按其立方体耐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多个强度等级,如LC15、LC20、LC25等,最高可达LC60。
3. 弹性模量:构造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准值调整为1.8×10⁴MPa。
4. 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等指标。抗渗等级最低要求P6,抗冻标号按气候分区设定D15-D50。对干湿循环部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指标有明确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
1. 设计方法:采用松散体积法与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2. 参数选定:水灰比最大值按耐久性需求限定在0.45-0.60之间。根据实际经验,对混凝土稠度、用水量和粗细骨料总体积等有关设计参数做了相应调整。
3. 粉煤灰掺量:根据国内外实际经验,放宽了对轻骨料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的要求。在有实验数据时,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可适当放宽。
四、施工工艺
1. 搅拌:轻骨料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应延长60-90s,一般为180s;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2. 运输:在运输经过中应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分层,到达浇筑地点时应具有要求的坍落度。
3. 浇筑:浇筑前应将基层湿润,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过大,并用插入式鼓捣器鼓捣密实。
4. 养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天数。
五、质量检验
1. 强度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强度评定。
2. 验收标准:包括垫层强度、容重、导热系数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垫层材料必须拌合匀称,分层铺设,表面平整,找坡正确等。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