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二次结构柱灌浆料
- 发布时间:2025-10-15
二次结构柱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要点
一种适用性和材料特性
适用于植筋锚固、节点加固、柱脚二次灌浆、缺陷修复等。二次结构柱,规定高强度、无收缩、自流密实、耐用的场景。
材料为水泥基,既用于加水,又具有高流通性、微膨胀性、早强高强度、不泌水等特点。它可以可靠地与旧混凝土粘合,并有效地传递载荷。
常见的执行标准:GB/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工程加固用胶(包括配套系统)通常按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鉴定技术规范》选型验收。
个关键性能和典型指标
强度等级:一般商品1 d≈20~30 MPa、3 d≈40~60 MPa、28 d≥60 MPa(根据产品技术数据表,不同型号存在差异)。
工作性:自流态,典型流动性≥300 mm;纵向膨胀率0。1%~3。5%,24 h 与 3 h 膨胀差0。02%~0.50%,确保密度和补偿收缩。
网页粘接:与钢筋握住力≥6 MPa,新旧页面融合牢固。
耐久性:典型的200 万次疲惫、50 次冻融后强度没有明显变化;部分产品具有耐油渗透性。
粉末密度:一般2。1~2。4 t/m³,用于估算体积和用量。
三是施工技术和要点
底层与模版
基面凿毛,清除灰尘和油渍;注浆前24 h足够潮湿,前1 h去除明水。
模板架体牢固,紧实,高于柱顶标高。≥50 mm,与基础/柱边水平距离≈100 mm;预留灌浆孔和排气孔(直径≥50 mm,间隔≤1000 mm)。
配合比和混合比
严格按照产品合格证使用水;通用加固型多为13%~15%(以TDS为准);宜机械搅拌1~2 min,人工搅拌,分步加水,搅拌均匀。
注浆方式
最好是从一端单向灌注到另一侧溢出,连续作业不中断;不宜振捣,必要时用竹板/推进器沿流向底部引流。
注浆层厚度一次≤100 mm;薄厚》1000 mm的大体积应分层分段,必要时搅拌0。5 mm 级配碎石(重量比1):diyi,先进行可灌性试验。
保养
灌后30 min内覆盖塑料薄膜并保湿(草/岩棉被/保护剂),常温保湿≥7 d;工作温度≥5°C;冬季不能浇水,需要保温防寒。
四用量估计和温度控制
体积换算:V(m³)=m(t)/ρ(t/m³)。粉剂密度ρ常取2。2~2。3 t/m³,项目估算可取2。28~2。4 t/m³。
快速计算例:柱截面5000×500 mm、净高3。0 m,体积0。75 m³;按ρ=2。28 t/m³计算,粉剂大约1。71 t;按25 kg/袋约69 (建议再加5%的袋子~消耗和巩固容量的10%)。
温控要点
施工和维护温度适宜≥5°C;混合物的入模温度≤30°C,接触混凝土基础/设备底板的温度≤35°C;高温季节宜遮荫减温,低温季节保温保湿。
五是质量管理和常见问题
质量管理
以产品TDS/型式检验为准;现场进行流动性、试块强度、粘接等抽样检验;禁止随意加水或加外加剂/外加料。
严格的模板防漏浆;注浆过程中保持充足的连续性和排气性,防止夹气/蜂窝。
普遍的问题和对策
表面泌水:可撒少量干料吸水后抹压;
间隙/初期缺水:及时覆盖保湿,按年龄维护;
强度不达标:检查水料比、维护、基面处理与材料批号一致性;建议对关键部件进行试配-样品-检查闭环。
一种适用性和材料特性
适用于植筋锚固、节点加固、柱脚二次灌浆、缺陷修复等。二次结构柱,规定高强度、无收缩、自流密实、耐用的场景。
材料为水泥基,既用于加水,又具有高流通性、微膨胀性、早强高强度、不泌水等特点。它可以可靠地与旧混凝土粘合,并有效地传递载荷。
常见的执行标准:GB/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工程加固用胶(包括配套系统)通常按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鉴定技术规范》选型验收。
个关键性能和典型指标
强度等级:一般商品1 d≈20~30 MPa、3 d≈40~60 MPa、28 d≥60 MPa(根据产品技术数据表,不同型号存在差异)。
工作性:自流态,典型流动性≥300 mm;纵向膨胀率0。1%~3。5%,24 h 与 3 h 膨胀差0。02%~0.50%,确保密度和补偿收缩。
网页粘接:与钢筋握住力≥6 MPa,新旧页面融合牢固。
耐久性:典型的200 万次疲惫、50 次冻融后强度没有明显变化;部分产品具有耐油渗透性。
粉末密度:一般2。1~2。4 t/m³,用于估算体积和用量。
三是施工技术和要点
底层与模版
基面凿毛,清除灰尘和油渍;注浆前24 h足够潮湿,前1 h去除明水。
模板架体牢固,紧实,高于柱顶标高。≥50 mm,与基础/柱边水平距离≈100 mm;预留灌浆孔和排气孔(直径≥50 mm,间隔≤1000 mm)。
配合比和混合比
严格按照产品合格证使用水;通用加固型多为13%~15%(以TDS为准);宜机械搅拌1~2 min,人工搅拌,分步加水,搅拌均匀。
注浆方式
最好是从一端单向灌注到另一侧溢出,连续作业不中断;不宜振捣,必要时用竹板/推进器沿流向底部引流。
注浆层厚度一次≤100 mm;薄厚》1000 mm的大体积应分层分段,必要时搅拌0。5 mm 级配碎石(重量比1):diyi,先进行可灌性试验。
保养
灌后30 min内覆盖塑料薄膜并保湿(草/岩棉被/保护剂),常温保湿≥7 d;工作温度≥5°C;冬季不能浇水,需要保温防寒。
四用量估计和温度控制
体积换算:V(m³)=m(t)/ρ(t/m³)。粉剂密度ρ常取2。2~2。3 t/m³,项目估算可取2。28~2。4 t/m³。
快速计算例:柱截面5000×500 mm、净高3。0 m,体积0。75 m³;按ρ=2。28 t/m³计算,粉剂大约1。71 t;按25 kg/袋约69 (建议再加5%的袋子~消耗和巩固容量的10%)。
温控要点
施工和维护温度适宜≥5°C;混合物的入模温度≤30°C,接触混凝土基础/设备底板的温度≤35°C;高温季节宜遮荫减温,低温季节保温保湿。
五是质量管理和常见问题
质量管理
以产品TDS/型式检验为准;现场进行流动性、试块强度、粘接等抽样检验;禁止随意加水或加外加剂/外加料。
严格的模板防漏浆;注浆过程中保持充足的连续性和排气性,防止夹气/蜂窝。
普遍的问题和对策
表面泌水:可撒少量干料吸水后抹压;
间隙/初期缺水:及时覆盖保湿,按年龄维护;
强度不达标:检查水料比、维护、基面处理与材料批号一致性;建议对关键部件进行试配-样品-检查闭环。
- 上一篇:二次灌浆料一吨有多少立方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