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钢构灌浆料使用的施工方法
- 发布时间:2025-10-10
钢构灌浆料施工方法
钢构灌浆料是钢结构工程中用于柱脚二次灌浆、地脚螺栓锚固、钢构与基础连接等部位的关键材料,需满足高强、早强、无收缩、微膨胀的性能要求,施工过程需严格标准化流程,确保灌浆层与钢结构、基础紧密结合,保障结构长期稳定。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钢构灌浆料(如CGM系列高强无收缩灌浆料,28天抗压强度≥60MPa,流动度≥300mm),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保质期通常6个月);配套工具包括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min)、搅拌桶、滚筒刷、橡胶刮板、角磨机、吸尘器、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等。
2. 工具准备:备齐搅拌、涂抹、振捣及养护工具,确保工具洁净无杂物(避免混入泥沙影响灌浆质量)。
3. 基层检查与处理:
钢结构基层:清除钢结构表面油污、浮灰、松散颗粒(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露出金属光泽;外露钢筋需打磨去除锈蚀(至金属本色),防止锈蚀破坏灌浆层。
基础基层:若为混凝土基础,需剔除表面浮浆、松动骨料(用磨光机或錾子),直至露出新鲜骨料;修补模板拼缝、蜂窝、麻面等缺陷(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养护24小时);基础含水率需≤8%(用湿度计检测),pH值≤10(用pH试纸检测),避免灌浆料附着力差。
二、基层预处理
1. 基层清理:用吸尘器或压缩空气清除基层表面砂砾、灰尘,确保无杂物堆积;外露钢筋,用砂轮磨光片去除锈蚀部分,至露出金属光泽。
2. 基层打磨:采用喷砂、砼抛丸机或压力水喷毛等方法对基层打毛,打毛深度控制在1-3mm(增强灌浆料与基层的粘结力);表面蜂窝、麻面等缺陷需用切割机切除薄弱部分(边缘整齐),并用环氧树脂密封胶修补裂缝(宽度>0.5mm)。
3. 涂刷界面剂:在处理好的基层表面,用滚筒刷均匀涂刷钢构专用界面剂(将界面剂与水按1:0.5-1:1比例混合),厚度约0.1-0.2mm;重点处理阴阳角、钢柱底板四周、螺栓孔周边等薄弱部位,确保界面剂覆盖均匀;界面剂固化20-60分钟(以手触拉丝至10mm断开为准)后再进行下一步。
三、灌浆料配制
1. 配合比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调配(通常干粉:水=100:20-100:25,如100kg干粉加20-25kg水;单组份干粉可直接加水搅拌),禁止擅自添加外加剂或外掺料(如减水剂、增稠剂),避免影响灌浆料的耐候性与附着力。
2. 搅拌要求:将干粉倒入洁净的搅拌桶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1-2分钟;随后缓慢加入规定量的水,继续搅拌2-3分钟;最后用抹子或滚筒搅拌3-5分钟至混合物均匀一致(无结块、沉淀);搅拌时采用“低速搅拌+间歇刮壁”的方式(避免混入空气,防止灌浆层出现气泡)。
3. 熟化与过滤:调配好的灌浆料需静置熟化15-30分钟(使干粉中的聚合物充分分散),提高漆膜的致密性与附着力;熟化后用200目纱网过滤,去除未分散的干粉颗粒,确保涂抹效果。
四、灌浆施工
1. 施工方式选择:
自重法:适用于柱脚二次灌浆、钢结构与基础连接等大面积平整部位,将灌浆料从一侧模板口连续灌入,依靠自重流平填充整个空间(确保排出空气,避免空洞)。
高位漏斗法:适用于大型钢结构、长距离管道等灌浆范围大、结构复杂的部位,通过漏斗引导灌浆料流向,确保填充均匀。
压力法:适用于螺栓孔、狭窄缝隙等部位,用压力设备(如灌浆泵)将灌浆料注入,确保深层填充(禁止擅自加压,避免破坏灌浆料结构)。
2. 灌浆过程控制:
连续施工: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若中断超过30分钟,需清理已灌浆层并重新施工);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避免破坏灌浆料均匀性),必要时用竹板条沿模板底部轻轻拉动导流(辅助排气)。
方向与厚度:从一侧连续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确保空气排出);柱脚灌浆层厚度需≥50mm(设计要求),钢结构与基础连接部位厚度≥30mm;每次灌浆层厚度≤100mm(过厚易导致开裂)。
螺栓孔灌浆:地脚螺栓成孔后,需清理孔内杂物、湿润孔壁(灌浆前24小时浇水,灌浆前1小时吸干积水);将拌合好的灌浆料灌入螺栓孔,用小型助推器沿孔底推动(避免气泡残留);灌浆结束后不得调整螺栓(防止破坏灌浆层与螺栓的粘结)。
五、养护与固化
1. 初期养护: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紫外线照射、雨水冲刷或灰尘污染);冬季施工(温度<5℃)时,需用棉被或岩棉被覆盖保温(避免冻害)。
2. 养护方式与时间:
春夏季:养护7天,期间每天洒水2-3次(保持表面湿润);避免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
秋冬季:养护14天,期间用塑料薄膜+棉被覆盖(保温保湿);温度<5℃时,禁止洒水(防止结冰)。
3. 固化检查:养护期满后,检查灌浆层是否有开裂、起粉、脱落、变色等缺陷;若有缺陷,需用同批灌浆料修补(用砂纸打磨缺陷部位至平整,清理干净后涂装);固化后的灌浆层应密实、无针孔(用榔头轻敲,声音清脆),表面呈现均匀颜色(如设计要求为哑光,需用哑光罩面剂调整)。
钢构灌浆料是钢结构工程中用于柱脚二次灌浆、地脚螺栓锚固、钢构与基础连接等部位的关键材料,需满足高强、早强、无收缩、微膨胀的性能要求,施工过程需严格标准化流程,确保灌浆层与钢结构、基础紧密结合,保障结构长期稳定。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钢构灌浆料(如CGM系列高强无收缩灌浆料,28天抗压强度≥60MPa,流动度≥300mm),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保质期通常6个月);配套工具包括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min)、搅拌桶、滚筒刷、橡胶刮板、角磨机、吸尘器、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等。
2. 工具准备:备齐搅拌、涂抹、振捣及养护工具,确保工具洁净无杂物(避免混入泥沙影响灌浆质量)。
3. 基层检查与处理:
钢结构基层:清除钢结构表面油污、浮灰、松散颗粒(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露出金属光泽;外露钢筋需打磨去除锈蚀(至金属本色),防止锈蚀破坏灌浆层。
基础基层:若为混凝土基础,需剔除表面浮浆、松动骨料(用磨光机或錾子),直至露出新鲜骨料;修补模板拼缝、蜂窝、麻面等缺陷(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养护24小时);基础含水率需≤8%(用湿度计检测),pH值≤10(用pH试纸检测),避免灌浆料附着力差。
二、基层预处理
1. 基层清理:用吸尘器或压缩空气清除基层表面砂砾、灰尘,确保无杂物堆积;外露钢筋,用砂轮磨光片去除锈蚀部分,至露出金属光泽。
2. 基层打磨:采用喷砂、砼抛丸机或压力水喷毛等方法对基层打毛,打毛深度控制在1-3mm(增强灌浆料与基层的粘结力);表面蜂窝、麻面等缺陷需用切割机切除薄弱部分(边缘整齐),并用环氧树脂密封胶修补裂缝(宽度>0.5mm)。
3. 涂刷界面剂:在处理好的基层表面,用滚筒刷均匀涂刷钢构专用界面剂(将界面剂与水按1:0.5-1:1比例混合),厚度约0.1-0.2mm;重点处理阴阳角、钢柱底板四周、螺栓孔周边等薄弱部位,确保界面剂覆盖均匀;界面剂固化20-60分钟(以手触拉丝至10mm断开为准)后再进行下一步。
三、灌浆料配制
1. 配合比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调配(通常干粉:水=100:20-100:25,如100kg干粉加20-25kg水;单组份干粉可直接加水搅拌),禁止擅自添加外加剂或外掺料(如减水剂、增稠剂),避免影响灌浆料的耐候性与附着力。
2. 搅拌要求:将干粉倒入洁净的搅拌桶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1-2分钟;随后缓慢加入规定量的水,继续搅拌2-3分钟;最后用抹子或滚筒搅拌3-5分钟至混合物均匀一致(无结块、沉淀);搅拌时采用“低速搅拌+间歇刮壁”的方式(避免混入空气,防止灌浆层出现气泡)。
3. 熟化与过滤:调配好的灌浆料需静置熟化15-30分钟(使干粉中的聚合物充分分散),提高漆膜的致密性与附着力;熟化后用200目纱网过滤,去除未分散的干粉颗粒,确保涂抹效果。
四、灌浆施工
1. 施工方式选择:
自重法:适用于柱脚二次灌浆、钢结构与基础连接等大面积平整部位,将灌浆料从一侧模板口连续灌入,依靠自重流平填充整个空间(确保排出空气,避免空洞)。
高位漏斗法:适用于大型钢结构、长距离管道等灌浆范围大、结构复杂的部位,通过漏斗引导灌浆料流向,确保填充均匀。
压力法:适用于螺栓孔、狭窄缝隙等部位,用压力设备(如灌浆泵)将灌浆料注入,确保深层填充(禁止擅自加压,避免破坏灌浆料结构)。
2. 灌浆过程控制:
连续施工: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若中断超过30分钟,需清理已灌浆层并重新施工);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避免破坏灌浆料均匀性),必要时用竹板条沿模板底部轻轻拉动导流(辅助排气)。
方向与厚度:从一侧连续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确保空气排出);柱脚灌浆层厚度需≥50mm(设计要求),钢结构与基础连接部位厚度≥30mm;每次灌浆层厚度≤100mm(过厚易导致开裂)。
螺栓孔灌浆:地脚螺栓成孔后,需清理孔内杂物、湿润孔壁(灌浆前24小时浇水,灌浆前1小时吸干积水);将拌合好的灌浆料灌入螺栓孔,用小型助推器沿孔底推动(避免气泡残留);灌浆结束后不得调整螺栓(防止破坏灌浆层与螺栓的粘结)。
五、养护与固化
1. 初期养护: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紫外线照射、雨水冲刷或灰尘污染);冬季施工(温度<5℃)时,需用棉被或岩棉被覆盖保温(避免冻害)。
2. 养护方式与时间:
春夏季:养护7天,期间每天洒水2-3次(保持表面湿润);避免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
秋冬季:养护14天,期间用塑料薄膜+棉被覆盖(保温保湿);温度<5℃时,禁止洒水(防止结冰)。
3. 固化检查:养护期满后,检查灌浆层是否有开裂、起粉、脱落、变色等缺陷;若有缺陷,需用同批灌浆料修补(用砂纸打磨缺陷部位至平整,清理干净后涂装);固化后的灌浆层应密实、无针孔(用榔头轻敲,声音清脆),表面呈现均匀颜色(如设计要求为哑光,需用哑光罩面剂调整)。
- 上一篇:干粉类聚合物防水砂浆施工方法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