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防油渗混凝土施工方法
- 发布时间:2025-10-10
防油渗混凝土施工方法
防油渗混凝土是通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三氯化铁混合剂、氢氧化铁胶凝体或专用防油渗剂等外加剂,提升材料密实性,阻止油类介质(如机油、润滑油)渗透的特殊混凝土,主要用于工业厂房楼层地面、油罐区、仓库等需防油侵蚀的场景。其施工需“基层预处理→材料准备→配合比设计与搅拌→分层浇筑与振捣→分格缝设置→养护与固化”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混凝土密实、抗油渗性能达标。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避免使用矿渣水泥等易泌水的品种);
骨料:粗骨料选用5-15mm花岗岩或石英石碎石(最大粒径≤20mm,含泥量≤1%),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2.3-2.6,含泥量≤3%);
外加剂:防油渗剂(如三氯化铁混合剂)需符合产品标准,掺量由试验确定(通常为水泥用量的1%-3%);
辅助材料:防油渗胶泥(用于分格缝嵌填)、玻璃纤维布(用于隔离层,无碱网格布)。
2. 工具准备:
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刮尺(1m长)、木抹子、铁抹子、滚筒刷、喷枪、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等。
3. 基层检查与处理:
基层需坚实、平整,无起砂、裂缝、松动等缺陷;
清除基层表面油污、浮灰(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若基层干燥需洒水湿润(含水率≤8%,避免积水);
若基层为旧地面,需铲除松动旧涂层(如旧环氧砂浆),修补孔洞、凹陷(用水泥砂浆,养护24小时)。
二、防油渗混凝土配制
1. 配合比设计:
防油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厚度宜为60-70mm(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配合比需通过试验确定,参考比例为:水泥:砂:石子:水:防油渗剂=1:1.79:2.996:0.5:适量(外加剂按厂家说明稀释后掺加)。
2. 搅拌要求:
材料计量:水泥、骨料、外加剂需按配合比准确称量(误差≤2%);
搅拌顺序:先加入碎石→水泥→砂,搅拌1分钟后加入水和防油渗剂,继续搅拌2-3分钟至均匀(无结块、沉淀);
坍落度控制:浇筑时坍落度≤10mm(避免过稀导致流淌,影响密实度)。
三、基层处理与隔离层设置(可选)
1. 基层处理:
铺设前在基层表面满涂防油渗水泥浆结合层(增强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将氯乙烯-偏氯乙烯混合乳液与水按1:1比例混合,边搅拌边加入水泥,充分拌匀后涂刷(厚度约1-2mm)。
2. 隔离层设置(设计要求时):
若基层存在油污较严重或需增强防油效果,需设置一布二胶防油渗隔离层:
涂刷底子油:将防油渗胶泥自然冷却至85-90℃,加入二甲苯和环己酮混合溶液(1:1),搅拌至胶泥全部溶解;
铺设玻璃布:在底子油未干时,粘贴无碱网格布(搭接宽度≥100mm),与墙、柱连接处向上翻边30mm;
涂刷面层胶泥:待玻璃布粘贴牢固后,再涂刷一遍防油渗胶泥(厚度1.5-2mm)。
四、防油渗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 分区段浇筑:
按厂房柱网划分区段,每区段面积≤50㎡(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分格缝需上下贯通(深度为面层总厚度),宽度15-20mm。
2. 摊铺与刮平:
将搅拌好的防油渗混凝土均匀摊铺在基层上,用刮尺(1m长)沿标高线刮平,确保表面平整(误差≤2mm)。
3. 振捣密实:
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500mm),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无蜂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为准(约20-30秒)。
4. 抹压收光:
初凝前(用手触有轻微痕迹):用木抹子用力搓平,消除表面脚印、凹坑;
终凝前(用手压无明显痕迹):用铁抹子抹压2-3遍,最后用抹光机压实(确保表面密实、光滑,无抹痕)。
五、分格缝处理
1. 分格缝设置:
纵向分格缝间距3-6m,横向分格缝间距6-9m(与建筑物轴线对齐),缝宽15-20mm,深度贯穿面层。
2. 分格缝清理与嵌填: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清理分格缝内的杂物、浮浆(用钢丝刷+吸尘器);
涂刷一遍防油渗胶泥底子油(增强密封效果);
灌注防油渗胶泥(或弹性聚胺酯涂膜材料),上部20-25mm深度用膨胀水泥砂浆封缝(防止胶泥脱落)。
六、养护与固化
1. 养护要求:
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水分快速蒸发);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期≥7天(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棉被)。
2. 固化检查:
养护期内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养护期满后,检查表面是否有开裂、起砂、空鼓等缺陷,若有需及时修补(用同批防油渗混凝土填补并压实)。
七、质量控制与验收
1. 外观检查:
防油渗面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分格缝应清晰、顺直,密封严密。
2. 厚度检测:
用测厚仪随机抽检3-5个点,厚度需≥设计值(60-70mm),偏差≤10%。
3. 抗油渗性能检测:
参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用10号机油为介质,检测试块的不透油压力(要求≥1.5MPa,无渗油现象)。
4. 强度检测:
用回弹仪或试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强度等级需≥C30(28天龄期)。
防油渗混凝土是通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三氯化铁混合剂、氢氧化铁胶凝体或专用防油渗剂等外加剂,提升材料密实性,阻止油类介质(如机油、润滑油)渗透的特殊混凝土,主要用于工业厂房楼层地面、油罐区、仓库等需防油侵蚀的场景。其施工需“基层预处理→材料准备→配合比设计与搅拌→分层浇筑与振捣→分格缝设置→养护与固化”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混凝土密实、抗油渗性能达标。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避免使用矿渣水泥等易泌水的品种);
骨料:粗骨料选用5-15mm花岗岩或石英石碎石(最大粒径≤20mm,含泥量≤1%),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2.3-2.6,含泥量≤3%);
外加剂:防油渗剂(如三氯化铁混合剂)需符合产品标准,掺量由试验确定(通常为水泥用量的1%-3%);
辅助材料:防油渗胶泥(用于分格缝嵌填)、玻璃纤维布(用于隔离层,无碱网格布)。
2. 工具准备:
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刮尺(1m长)、木抹子、铁抹子、滚筒刷、喷枪、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等。
3. 基层检查与处理:
基层需坚实、平整,无起砂、裂缝、松动等缺陷;
清除基层表面油污、浮灰(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若基层干燥需洒水湿润(含水率≤8%,避免积水);
若基层为旧地面,需铲除松动旧涂层(如旧环氧砂浆),修补孔洞、凹陷(用水泥砂浆,养护24小时)。
二、防油渗混凝土配制
1. 配合比设计:
防油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厚度宜为60-70mm(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配合比需通过试验确定,参考比例为:水泥:砂:石子:水:防油渗剂=1:1.79:2.996:0.5:适量(外加剂按厂家说明稀释后掺加)。
2. 搅拌要求:
材料计量:水泥、骨料、外加剂需按配合比准确称量(误差≤2%);
搅拌顺序:先加入碎石→水泥→砂,搅拌1分钟后加入水和防油渗剂,继续搅拌2-3分钟至均匀(无结块、沉淀);
坍落度控制:浇筑时坍落度≤10mm(避免过稀导致流淌,影响密实度)。
三、基层处理与隔离层设置(可选)
1. 基层处理:
铺设前在基层表面满涂防油渗水泥浆结合层(增强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将氯乙烯-偏氯乙烯混合乳液与水按1:1比例混合,边搅拌边加入水泥,充分拌匀后涂刷(厚度约1-2mm)。
2. 隔离层设置(设计要求时):
若基层存在油污较严重或需增强防油效果,需设置一布二胶防油渗隔离层:
涂刷底子油:将防油渗胶泥自然冷却至85-90℃,加入二甲苯和环己酮混合溶液(1:1),搅拌至胶泥全部溶解;
铺设玻璃布:在底子油未干时,粘贴无碱网格布(搭接宽度≥100mm),与墙、柱连接处向上翻边30mm;
涂刷面层胶泥:待玻璃布粘贴牢固后,再涂刷一遍防油渗胶泥(厚度1.5-2mm)。
四、防油渗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 分区段浇筑:
按厂房柱网划分区段,每区段面积≤50㎡(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分格缝需上下贯通(深度为面层总厚度),宽度15-20mm。
2. 摊铺与刮平:
将搅拌好的防油渗混凝土均匀摊铺在基层上,用刮尺(1m长)沿标高线刮平,确保表面平整(误差≤2mm)。
3. 振捣密实:
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500mm),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无蜂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为准(约20-30秒)。
4. 抹压收光:
初凝前(用手触有轻微痕迹):用木抹子用力搓平,消除表面脚印、凹坑;
终凝前(用手压无明显痕迹):用铁抹子抹压2-3遍,最后用抹光机压实(确保表面密实、光滑,无抹痕)。
五、分格缝处理
1. 分格缝设置:
纵向分格缝间距3-6m,横向分格缝间距6-9m(与建筑物轴线对齐),缝宽15-20mm,深度贯穿面层。
2. 分格缝清理与嵌填: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清理分格缝内的杂物、浮浆(用钢丝刷+吸尘器);
涂刷一遍防油渗胶泥底子油(增强密封效果);
灌注防油渗胶泥(或弹性聚胺酯涂膜材料),上部20-25mm深度用膨胀水泥砂浆封缝(防止胶泥脱落)。
六、养护与固化
1. 养护要求:
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水分快速蒸发);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期≥7天(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棉被)。
2. 固化检查:
养护期内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养护期满后,检查表面是否有开裂、起砂、空鼓等缺陷,若有需及时修补(用同批防油渗混凝土填补并压实)。
七、质量控制与验收
1. 外观检查:
防油渗面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分格缝应清晰、顺直,密封严密。
2. 厚度检测:
用测厚仪随机抽检3-5个点,厚度需≥设计值(60-70mm),偏差≤10%。
3. 抗油渗性能检测:
参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用10号机油为介质,检测试块的不透油压力(要求≥1.5MPa,无渗油现象)。
4. 强度检测:
用回弹仪或试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强度等级需≥C30(28天龄期)。
- 上一篇:防水液体卷材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