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桥梁封缝专用胶施工工艺
- 发布时间:2025-02-25
施工工艺步骤
支架架设:施工前,需要对作业平台进行支架架设,保证作业平台的稳定性。
检验及标记:现场核实需要修复的铰缝数量并进行标记。
清理接缝:灌注施工前,先清理铰缝内堆积的杂物、铰缝底部的麻丝、破碎状态混凝土等。,然后用特殊的钢丝刷清理铰缝内壁附着的浮尘和浮浆,最后用气泵强风吹或高压水冲洗铰缝内部。需要修复铰缝缺损。
模具及封堵:清缝后,在铰缝下缘设置模板或砂浆密封封堵,模板吊装应保证基面平整、严密,防止浆液泄漏。
注胶管的设置:每个铰缝可以间隔5m设置一个注胶管,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灌注铰缝胶:模板支撑稳定,检验合格后,用压浆设备将铰缝胶压入缝隙。灌注胶应严格按规定配置,准备好的铰缝胶应通过专用压力泵或恒压灌注器压入铰缝,并修整其表面。
检验拆模:灌注胶填充充足,经养护符合标准要求,经批准后方可拆模。拆模后,打磨铰缝周围,保证美观。
施工注意事项
高湿度混凝土构件,当混凝土表面含水量超过限制时,应改用高湿面专用结构胶,仍需人工干燥。
固定锚栓放样和植入时,锚栓孔的放样弹线应根据设计图纸在梁底表面进行,锚栓位置应初步定位。锚栓初步放样后,应找出钢筋的位置。当孔位遇到钢筋时,应移动位置,并对移动位置的钻孔位置进行二次放样。锚栓应采用化学锚栓,施工时应使用粘合剂锚固螺栓。应根据JTG/T 实施J23相关规定。
钢板加工和粘结面处理时,钢板下料一般不宜根据设计图纸尺寸直接下料。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弹线,并根据混凝土构件加固部分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和下料。钢板的下料应采用工厂自动和半自动切割的方法,切割边缘表面光滑、无毛刺、咬合和翘曲。钢板加工(包括切割、展平、矫正、钻孔和边缘加工等。)用于加固,其施工和验收应按GB进行。 50205的相关规定实施。根据锚栓在钢板相应位置的实际分布,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方案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钻孔和出气孔。当三者之间的钻孔距离不一致时,应采取最小的。钢板粘贴表面必须经过除锈和粗糙处理,可以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抛光线应垂直于钢板的受力方向,然后用脱脂棉和丙酮擦拭,保持干燥。
安装钢板时,用锚栓将加工过的钢板固定在梁底,固定时在锚栓处设置钢垫圈,使钢板与梁底之间留有2毫米。~3毫米的畅通间隙。钢板试安装不应有尺寸偏差,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根据GB,其检查数量、检查方法和合格评估标准应为规定执行50205。对于尺寸偏差过大的部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提出的技术处理方案进行重新检查验收。
钢板封边时,钢板周围的缝隙边缘、固定螺栓和注胶孔周围的缝隙应由专用封口材料密封。密封材料固化后,应进行通气试压。如果发现漏气,应重新密封,以确保注胶能承受0.2MPa的压力。
安装注胶管和排气管时,钢板安装前,应在钢板边缘设置注胶管和排气管。注胶管采用Ф20钢管焊接在钢板上。排气管采用Ф16螺母贴在排气口上。这样就可以用短螺栓在胶液注满后封堵保压。
注胶时,用胶粘剂粘贴钢板时,应按本标准6.8节规定配置胶液,施工工艺参照本标准6.9.1、6.9.2和6.9.4进行压力注胶。
保护面施工时,钢板加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涂装保护处理,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在抛光表面涂上环氧富锌底漆80μm,厚浆环氧云铁中间漆1500μm、丙烯酸聚氨酯面漆80μm。
表面装饰应在注胶材料凝固后进行。清除注胶嘴后,用钢丝刷清洁接缝两侧;在接缝表面涂上与梁板颜色相近的环氧徐材料,涂层宽度为15厘米。~厚度为1毫米的20厘米。;并且用环氧胶泥处理混凝土受损部位。
后期维护时,应定期检查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锤击法、红外热像法或超声波法可用于检查。当发现注胶不密实时,应及时补充注胶。暴露的钢板和锚栓应定期防腐。结合日常检查,桥底堆放的秸秆等杂物应及时清除,避免发生火灾。
支架架设:施工前,需要对作业平台进行支架架设,保证作业平台的稳定性。
检验及标记:现场核实需要修复的铰缝数量并进行标记。
清理接缝:灌注施工前,先清理铰缝内堆积的杂物、铰缝底部的麻丝、破碎状态混凝土等。,然后用特殊的钢丝刷清理铰缝内壁附着的浮尘和浮浆,最后用气泵强风吹或高压水冲洗铰缝内部。需要修复铰缝缺损。
模具及封堵:清缝后,在铰缝下缘设置模板或砂浆密封封堵,模板吊装应保证基面平整、严密,防止浆液泄漏。
注胶管的设置:每个铰缝可以间隔5m设置一个注胶管,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灌注铰缝胶:模板支撑稳定,检验合格后,用压浆设备将铰缝胶压入缝隙。灌注胶应严格按规定配置,准备好的铰缝胶应通过专用压力泵或恒压灌注器压入铰缝,并修整其表面。
检验拆模:灌注胶填充充足,经养护符合标准要求,经批准后方可拆模。拆模后,打磨铰缝周围,保证美观。
施工注意事项
高湿度混凝土构件,当混凝土表面含水量超过限制时,应改用高湿面专用结构胶,仍需人工干燥。
固定锚栓放样和植入时,锚栓孔的放样弹线应根据设计图纸在梁底表面进行,锚栓位置应初步定位。锚栓初步放样后,应找出钢筋的位置。当孔位遇到钢筋时,应移动位置,并对移动位置的钻孔位置进行二次放样。锚栓应采用化学锚栓,施工时应使用粘合剂锚固螺栓。应根据JTG/T 实施J23相关规定。
钢板加工和粘结面处理时,钢板下料一般不宜根据设计图纸尺寸直接下料。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弹线,并根据混凝土构件加固部分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和下料。钢板的下料应采用工厂自动和半自动切割的方法,切割边缘表面光滑、无毛刺、咬合和翘曲。钢板加工(包括切割、展平、矫正、钻孔和边缘加工等。)用于加固,其施工和验收应按GB进行。 50205的相关规定实施。根据锚栓在钢板相应位置的实际分布,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方案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钻孔和出气孔。当三者之间的钻孔距离不一致时,应采取最小的。钢板粘贴表面必须经过除锈和粗糙处理,可以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抛光线应垂直于钢板的受力方向,然后用脱脂棉和丙酮擦拭,保持干燥。
安装钢板时,用锚栓将加工过的钢板固定在梁底,固定时在锚栓处设置钢垫圈,使钢板与梁底之间留有2毫米。~3毫米的畅通间隙。钢板试安装不应有尺寸偏差,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根据GB,其检查数量、检查方法和合格评估标准应为规定执行50205。对于尺寸偏差过大的部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提出的技术处理方案进行重新检查验收。
钢板封边时,钢板周围的缝隙边缘、固定螺栓和注胶孔周围的缝隙应由专用封口材料密封。密封材料固化后,应进行通气试压。如果发现漏气,应重新密封,以确保注胶能承受0.2MPa的压力。
安装注胶管和排气管时,钢板安装前,应在钢板边缘设置注胶管和排气管。注胶管采用Ф20钢管焊接在钢板上。排气管采用Ф16螺母贴在排气口上。这样就可以用短螺栓在胶液注满后封堵保压。
注胶时,用胶粘剂粘贴钢板时,应按本标准6.8节规定配置胶液,施工工艺参照本标准6.9.1、6.9.2和6.9.4进行压力注胶。
保护面施工时,钢板加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涂装保护处理,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在抛光表面涂上环氧富锌底漆80μm,厚浆环氧云铁中间漆1500μm、丙烯酸聚氨酯面漆80μm。
表面装饰应在注胶材料凝固后进行。清除注胶嘴后,用钢丝刷清洁接缝两侧;在接缝表面涂上与梁板颜色相近的环氧徐材料,涂层宽度为15厘米。~厚度为1毫米的20厘米。;并且用环氧胶泥处理混凝土受损部位。
后期维护时,应定期检查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锤击法、红外热像法或超声波法可用于检查。当发现注胶不密实时,应及时补充注胶。暴露的钢板和锚栓应定期防腐。结合日常检查,桥底堆放的秸秆等杂物应及时清除,避免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