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防水砂浆中防水剂的加入量
- 发布时间:2025-11-13
防水剂是防水砂浆实现抗渗防水功能的关键外加剂,其作用机理包括降低水泥砂浆的孔隙率(细化毛细孔)、堵塞毛细管通道(形成憎水膜)、增强密实性(提高抗渗压力)。不同类型的防水剂(如无机类、有机硅类、聚合物乳液类)因成分与作用方式差异,加入量需严格按产品说明控制,过量或不足均会影响砂浆性能(如强度下降、粘结性变差或防水效果不达标)。
常见防水剂在防水砂浆中的常规加入量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按防水剂类型分类的加入量
1。 无机类防水剂(如氯化铁、明矾石、硅灰等)
作用原理:通过化学作用生成不溶性胶体或沉淀物,填充砂浆孔隙并形成憎水层(如氯化铁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凝胶)。
加入量:通常为水泥质量的 0。5%~2%(即每 100kg 水泥添加 0。5~2kg 防水剂)。
示例:配制 1m³ 防水砂浆(水泥用量约 300~400kg),氯化铁防水剂加入量约为 1。5~8kg(具体根据水泥品种调整)。
特点:成本较低,但可能对钢筋有轻微腐蚀风险(需避免用于有钢筋的构造),且掺量过高会导致砂浆和易性变差。
2。 有机硅类防水剂(如甲基硅醇钠、改性硅烷)
作用原理:在砂浆表面及内部孔隙壁形成疏水膜(降低表面张力,使水分难以渗透),同时轻微填充毛细孔。
加入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 0。5%~1。5%(常见推荐值为 1%)。
示例:每 100kg 水泥添加 0。5~1。5kg 有机硅防水剂(如 300kg 水泥对应 1。5~4。5kg)。
特点:憎水效果显著(接触角增大,抗渗压力提升),但对砂浆早期强度略有影响(需养护充分),适合对外观要求高的部位(如瓷砖粘贴基层)。
3。 聚合物乳液类防水剂(如丁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EVA 乳液)
作用原理:乳液中的聚合物颗粒填充水泥颗粒间隙,凝固后形成弹性连续膜,补偿水泥基底材料料的脆性并提升抗裂抗渗性(兼具防水与抗裂功能)。
加入量:通常为水泥质量的 5%~15%(以乳液固含量 30%~50% 计,实际液体用量更高)。
示例:若乳液固含量为 40%,每 100kg 水泥需添加 12。5~37。5kg 乳液(对应液体体积约 12~37L,具体按乳液密度调整);常见推荐值为 10%(即 100kg 水泥加 10kg 乳液)。
特点:显著提升砂浆柔韧性(延伸率 2%~5%)与粘结性,适用于变形较大的部位(如伸缩缝周边、轻质砌块墙体),但掺量过高会降低耐压强度(需平衡性能)。
二、通用参考标准(以普通防水砂浆为例)
根据《GB/T 23445-2009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及相关行业实践,防水砂浆中防水剂(或聚合物乳液)的常规掺量范围如下:
防水剂类型 推荐加入量(占水泥质量百分比) 对应防水砂浆类型
无机防水剂(氯化铁等) 0。5%~2% 刚性防水砂浆(抗渗压力≥0。8MPa)
有机硅防水剂 0。5%~1。5%(常用 1%) 憎水型防水砂浆(表面疏水性强)
聚合物乳液(丁苯/EVA) 5%~15%(常用 10%) 柔性防水抗裂砂浆(延伸率≥2%)
三、注意事项
1。 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控制:不同/规格型号的防水剂成分与活性差异较大(如有机硅类可能因改性工艺不同掺量浮动±0。5%),必须以厂家的技术参数为准(例如某有机硅防水剂推荐量为水泥质量的 0。8%~1。2%)。
2。 与水泥品种的适配性: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适配性最佳;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需适当提高防水剂掺量(通常+0。2%~0。5%),因其早期孔隙率较高。
3。 水灰比的影响:防水剂的加入需配合低水灰比(通常 0。4~0。5:1),水过多会稀释防水剂效果并增大孔隙率(建议水灰比不超过 0。55,否则抗渗性显著下降)。
4。 施工操作要点:
防水剂需与水泥、砂子干混匀称后再加水搅拌(尤其对粉状无机/有机硅防水剂),确保分布匀称;
聚合物乳液类防水剂需先与水预稀释(按厂家指导比例),再与其他材料拌和(避免结团)。
5。 性能验证:大面积施工前,建议通过 抗渗试验(检测抗渗压力≥0。8~1。2MPa) 和 粘结强度测试(≥1。0MPa) 验证实际效果,必要时调整掺量。
四、常规应用场景示例
地下室防水:采用聚合物乳液类防水剂(掺量 10%~12%),配制厚度 20~30mm 的防水砂浆层,抗渗压力≥1。2MPa;
厨卫间墙面:使用有机硅防水剂(掺量 1%),配合 5~8mm 厚防水砂浆,兼顾防水与瓷砖粘结需求;
屋面刚性防水层:添加无机防水剂(掺量 1。5%)+ 膨胀剂(补偿收缩),减少裂缝导致的渗漏风险。
常见防水剂在防水砂浆中的常规加入量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按防水剂类型分类的加入量
1。 无机类防水剂(如氯化铁、明矾石、硅灰等)
作用原理:通过化学作用生成不溶性胶体或沉淀物,填充砂浆孔隙并形成憎水层(如氯化铁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凝胶)。
加入量:通常为水泥质量的 0。5%~2%(即每 100kg 水泥添加 0。5~2kg 防水剂)。
示例:配制 1m³ 防水砂浆(水泥用量约 300~400kg),氯化铁防水剂加入量约为 1。5~8kg(具体根据水泥品种调整)。
特点:成本较低,但可能对钢筋有轻微腐蚀风险(需避免用于有钢筋的构造),且掺量过高会导致砂浆和易性变差。
2。 有机硅类防水剂(如甲基硅醇钠、改性硅烷)
作用原理:在砂浆表面及内部孔隙壁形成疏水膜(降低表面张力,使水分难以渗透),同时轻微填充毛细孔。
加入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 0。5%~1。5%(常见推荐值为 1%)。
示例:每 100kg 水泥添加 0。5~1。5kg 有机硅防水剂(如 300kg 水泥对应 1。5~4。5kg)。
特点:憎水效果显著(接触角增大,抗渗压力提升),但对砂浆早期强度略有影响(需养护充分),适合对外观要求高的部位(如瓷砖粘贴基层)。
3。 聚合物乳液类防水剂(如丁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EVA 乳液)
作用原理:乳液中的聚合物颗粒填充水泥颗粒间隙,凝固后形成弹性连续膜,补偿水泥基底材料料的脆性并提升抗裂抗渗性(兼具防水与抗裂功能)。
加入量:通常为水泥质量的 5%~15%(以乳液固含量 30%~50% 计,实际液体用量更高)。
示例:若乳液固含量为 40%,每 100kg 水泥需添加 12。5~37。5kg 乳液(对应液体体积约 12~37L,具体按乳液密度调整);常见推荐值为 10%(即 100kg 水泥加 10kg 乳液)。
特点:显著提升砂浆柔韧性(延伸率 2%~5%)与粘结性,适用于变形较大的部位(如伸缩缝周边、轻质砌块墙体),但掺量过高会降低耐压强度(需平衡性能)。
二、通用参考标准(以普通防水砂浆为例)
根据《GB/T 23445-2009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及相关行业实践,防水砂浆中防水剂(或聚合物乳液)的常规掺量范围如下:
防水剂类型 推荐加入量(占水泥质量百分比) 对应防水砂浆类型
无机防水剂(氯化铁等) 0。5%~2% 刚性防水砂浆(抗渗压力≥0。8MPa)
有机硅防水剂 0。5%~1。5%(常用 1%) 憎水型防水砂浆(表面疏水性强)
聚合物乳液(丁苯/EVA) 5%~15%(常用 10%) 柔性防水抗裂砂浆(延伸率≥2%)
三、注意事项
1。 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控制:不同/规格型号的防水剂成分与活性差异较大(如有机硅类可能因改性工艺不同掺量浮动±0。5%),必须以厂家的技术参数为准(例如某有机硅防水剂推荐量为水泥质量的 0。8%~1。2%)。
2。 与水泥品种的适配性: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适配性最佳;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需适当提高防水剂掺量(通常+0。2%~0。5%),因其早期孔隙率较高。
3。 水灰比的影响:防水剂的加入需配合低水灰比(通常 0。4~0。5:1),水过多会稀释防水剂效果并增大孔隙率(建议水灰比不超过 0。55,否则抗渗性显著下降)。
4。 施工操作要点:
防水剂需与水泥、砂子干混匀称后再加水搅拌(尤其对粉状无机/有机硅防水剂),确保分布匀称;
聚合物乳液类防水剂需先与水预稀释(按厂家指导比例),再与其他材料拌和(避免结团)。
5。 性能验证:大面积施工前,建议通过 抗渗试验(检测抗渗压力≥0。8~1。2MPa) 和 粘结强度测试(≥1。0MPa) 验证实际效果,必要时调整掺量。
四、常规应用场景示例
地下室防水:采用聚合物乳液类防水剂(掺量 10%~12%),配制厚度 20~30mm 的防水砂浆层,抗渗压力≥1。2MPa;
厨卫间墙面:使用有机硅防水剂(掺量 1%),配合 5~8mm 厚防水砂浆,兼顾防水与瓷砖粘结需求;
屋面刚性防水层:添加无机防水剂(掺量 1。5%)+ 膨胀剂(补偿收缩),减少裂缝导致的渗漏风险。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