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c20无砂混凝土配合比
- 发布时间:2025-10-31
C20无砂混凝土的常规配合比为水泥:水:碎石 = 1:0.33:4.28(质量比),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约350kg、水115kg、碎石1500kg。以下为具体说明: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
1. 标准规范: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F50-2011),结合工程需求调整。
2. 材料特性:无砂混凝土(大孔混凝土)通过剔除细骨料(砂),形成多孔构造,渗透系数高,但强度较低(通常≤C10)。C20无砂混凝土需通过优化配合比提升强度。
二、常规配合比示例
1. 基准配合比:
水泥:350kg/m³(P.O42.5水泥,强度高、耐久性好)。
水:115kg/m³(水灰比0.33,兼顾强度与流动性)。
碎石:1500kg/m³(粒径5-20mm单粒级配,保证孔隙率与强度)。
外加剂:6.3kg/m³(减水剂,减水率14%,提升工作性)。
2. 比例关系:
质量比:水泥:水:碎石 = 1:0.33:4.28。
体积比:需根据材料密度换算,但工程中多采用质量比控制。
三、配合比设计环节
1. 确定配制强度:
公式:$ f_{cu,o} = f_{cu,k} + 1.645\sigma $
计算:$ 20 + 1.645 \times 4 = 26.6 \, \text{MPa} $($ \sigma $为标准差,取4)。
2. 计算水灰比:
公式:$ \frac{W}{C} = \frac{A_a \cdot f_{b}}{f_{cu,o} + A_a \cdot A_b \cdot f_{b}} $
参数:$ A_a=0.53 $、$ A_b=0.20 $、$ f_b=36.1 \, \text{MPa} $(胶凝材料28d耐压强度)。
结果:$ \frac{W}{C} = 0.63 $,按耐久性调整为0.33。
3. 选定用水量:
初始用水量:134kg/m³(根据坍落度160-200mm要求)。
调整后用水量:115kg/m³(掺1.8%减水剂,减水率14%)。
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公式:$ m_{b0} = \frac{m_{w0}}{W/C} $
结果:$ m_{b0} = \frac{115}{0.33} = 350 \, \text{kg/m}^3 $。
5. 砂石用量计算:
假设混凝土毛体积密度为1970kg/m³:
碎石用量:$ m_{G0} = 1970 - 350 - 115 = 1500 \, \text{kg/m}^3 $。
四、配合比调整与验证
1. 试拌调整:
试拌25L混凝土,实测坍落度175mm,粘聚性、保水性优异,满足施工规范。
基准配合比:水泥:水:碎石 = 350:115:1500(1:0.33:4.28)。
2. 实验室配合比验证:
调整水灰比为0.38、0.33、0.28,用水量不变,胶凝材料用量分别为380kg/m³、343kg/m³、313kg/m³。
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与计算值偏差≤2%,配合比无需调整。
五、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应用场景:
排水基层:如道路、广场的透水基层,利用多孔构造快速排水。
轻质构造:如临时设施、围墙基础,减轻自重。
生态工程:如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促进植物生长与水分渗透。
2. 注意事项:
强度控制:无砂混凝土强度较低,需通过优化配合比(如降低水灰比、使用高强度水泥)满足C20要求。
渗透性平衡:避免过度鼓捣导致孔隙率降低,影响排水性能。
材料质量:碎石粒径、级配需严格控制,确保孔隙匀称性。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
1. 标准规范: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F50-2011),结合工程需求调整。
2. 材料特性:无砂混凝土(大孔混凝土)通过剔除细骨料(砂),形成多孔构造,渗透系数高,但强度较低(通常≤C10)。C20无砂混凝土需通过优化配合比提升强度。
二、常规配合比示例
1. 基准配合比:
水泥:350kg/m³(P.O42.5水泥,强度高、耐久性好)。
水:115kg/m³(水灰比0.33,兼顾强度与流动性)。
碎石:1500kg/m³(粒径5-20mm单粒级配,保证孔隙率与强度)。
外加剂:6.3kg/m³(减水剂,减水率14%,提升工作性)。
2. 比例关系:
质量比:水泥:水:碎石 = 1:0.33:4.28。
体积比:需根据材料密度换算,但工程中多采用质量比控制。
三、配合比设计环节
1. 确定配制强度:
公式:$ f_{cu,o} = f_{cu,k} + 1.645\sigma $
计算:$ 20 + 1.645 \times 4 = 26.6 \, \text{MPa} $($ \sigma $为标准差,取4)。
2. 计算水灰比:
公式:$ \frac{W}{C} = \frac{A_a \cdot f_{b}}{f_{cu,o} + A_a \cdot A_b \cdot f_{b}} $
参数:$ A_a=0.53 $、$ A_b=0.20 $、$ f_b=36.1 \, \text{MPa} $(胶凝材料28d耐压强度)。
结果:$ \frac{W}{C} = 0.63 $,按耐久性调整为0.33。
3. 选定用水量:
初始用水量:134kg/m³(根据坍落度160-200mm要求)。
调整后用水量:115kg/m³(掺1.8%减水剂,减水率14%)。
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公式:$ m_{b0} = \frac{m_{w0}}{W/C} $
结果:$ m_{b0} = \frac{115}{0.33} = 350 \, \text{kg/m}^3 $。
5. 砂石用量计算:
假设混凝土毛体积密度为1970kg/m³:
碎石用量:$ m_{G0} = 1970 - 350 - 115 = 1500 \, \text{kg/m}^3 $。
四、配合比调整与验证
1. 试拌调整:
试拌25L混凝土,实测坍落度175mm,粘聚性、保水性优异,满足施工规范。
基准配合比:水泥:水:碎石 = 350:115:1500(1:0.33:4.28)。
2. 实验室配合比验证:
调整水灰比为0.38、0.33、0.28,用水量不变,胶凝材料用量分别为380kg/m³、343kg/m³、313kg/m³。
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与计算值偏差≤2%,配合比无需调整。
五、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应用场景:
排水基层:如道路、广场的透水基层,利用多孔构造快速排水。
轻质构造:如临时设施、围墙基础,减轻自重。
生态工程:如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促进植物生长与水分渗透。
2. 注意事项:
强度控制:无砂混凝土强度较低,需通过优化配合比(如降低水灰比、使用高强度水泥)满足C20要求。
渗透性平衡:避免过度鼓捣导致孔隙率降低,影响排水性能。
材料质量:碎石粒径、级配需严格控制,确保孔隙匀称性。
- 上一篇:uhpc无收缩自密实混凝土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