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防水涂料液体卷材施工方法
- 发布时间:2025-10-10
防水涂料液体卷材施工方法
液体卷材(又称高弹橡胶防水涂料)是一种以高分子乳液、橡胶沥青为核心基料,复合防霉剂、增塑剂等功能助剂的防水涂料,通过涂覆成膜形成无缝防水层,适用于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外墙等潮湿或腐蚀环境。其施工需“基层预处理→细部节点加强→分层涂刷→养护固化→验收保护”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涂层与基层紧密结合,发挥最佳防水效果。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液体卷材(如水性单组份、型,固体含量≥45%,延伸率≥200%),准备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如通用型防水涂料)、密封胶、无纺布/网格布(用于细部增强)等材料;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通常为6个月),储存温度为5-35℃,避免阳光直射或冻结。
2. 工具准备:备齐扫帚、钢丝刷、砂纸、滚筒刷(直径100-150mm)、毛刷、刮板、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min)、搅拌桶、喷枪(用于大面积施工)等工具;若需精准施工,可使用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
3. 基层检查:全面检查基层表面,清除灰尘、油污、松散颗粒(用扫帚、钢丝刷清理);修补孔洞、裂缝(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剂,如丙烯酸砂浆);确保基层坚实、平整,无蜂窝、麻面、起砂等缺陷。
二、基层处理
1. 清理基层:用扫帚清除表面浮灰,钢丝刷去除油污、松散颗粒;旧防水层屋面,需彻底铲除松动旧卷材,清理残留胶粘剂;阴阳角、管根等薄弱部位需重点清理,确保无杂物堆积。
2. 修补平整:用1:3水泥砂浆填补基层凹陷处(厚度≤20mm),确保修补处与基层衔接平顺;较大的裂缝(宽度>0.5mm),需用专用修补剂灌注并抹平,防止水分渗透。
3. 干燥处理:基层含水率需≤8%(简易检测:将1㎡卷材平铺在基层上,静置24小时后掀开,基层表面无水印即为合格);若基层过湿,可采用通风或烘干设备(如热风机)降低含水率,避免涂料成膜不良。
三、细部加强处理
1. 节点处理:对管根、地漏、阴阳角、女儿墙泛水、变形缝等薄弱部位,先用液体卷材涂刷1-2遍(厚度约0.5-0.8mm),形成附加防水层;随后嵌入无纺布或网格布(搭接宽度≥10cm),用刮板压实,确保增强层与基层贴合紧密,防止涂层开裂。
2. 密封处理:管道穿墙部位,用密封胶(如硅酮密封胶)填充缝隙(深度≥50mm),防止水分沿管道渗入;女儿墙泛水处需将卷材上翻至墙面≥250mm,收头处用密封胶密封,避免雨水倒灌。
四、液体卷材涂刷施工
1. 搅拌材料:开桶后将液体卷材充分搅拌3-5分钟(用电动搅拌器),确保无沉淀、结块;若材料黏度过高(冬季或低温环境),可添加≤5%的专用稀释剂(如水),但需避免过度稀释影响防水性能。
2. 涂刷方向:采用滚筒刷或刮板涂刷,diyi遍沿同一方向(如从左到右)施工,避免漏涂;遍涂刷时,方向与diyi遍垂直(如从上到下),确保涂层覆盖均匀,无流坠、气泡;若施工厚度≤1.2mm,可一次成型;若需增厚(≤2mm),需分2-3遍施工,每遍间隔2-4小时(以手触不粘手但用力按压有痕迹为准)。
3. 厚度控制:单遍涂刷厚度建议0.8-1.2mm(用刮板挑起浆料,呈连续流淌状,无明显阻力);总厚度需达到1.2-1.5mm(约2-3遍),可通过测厚仪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特殊情况处理:潮湿基面(如卫生间、地下室),需确保基面无明水;若基面有轻微积水,需用吸水材料吸干后再施工;高温环境下(≥35℃),需在早晚施工,避免涂料快速干燥导致流坠。
五、养护与固化
1. 养护要求:施工完成后,用塑料薄膜或锯末覆盖表面(防止紫外线照射和雨水冲刷),养护48小时;养护期间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避免破坏防水层。
2. 固化检查:养护期满后,检查涂层是否有脱落、开裂、起粉等缺陷,若有需及时修补(用同批砂浆填补并压实);固化后的涂层应密实、无针孔,用手敲击无空鼓声。
六、验收标准
1. 外观检查:防水层表面应平整、均匀,无皱折、气泡、流坠、漏刷等现象;收头部位(如女儿墙、管根)密封严密,无开裂、翘边。
2. 厚度检测:用测厚仪随机抽检3-5个点,厚度需≥1.2mm(设计厚度),偏差≤10%。
3. 闭水试验:防水层养护48小时后,进行闭水试验(蓄水深度≥20mm,蓄水时间≥24小时);观察楼下对应位置及四周墙面有无渗漏,若无渗漏则为合格;若有渗漏,需查找原因(如涂层开裂、节点处理不到位)并及时修补,修补后重新进行闭水试验。
液体卷材(又称高弹橡胶防水涂料)是一种以高分子乳液、橡胶沥青为核心基料,复合防霉剂、增塑剂等功能助剂的防水涂料,通过涂覆成膜形成无缝防水层,适用于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外墙等潮湿或腐蚀环境。其施工需“基层预处理→细部节点加强→分层涂刷→养护固化→验收保护”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涂层与基层紧密结合,发挥最佳防水效果。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液体卷材(如水性单组份、型,固体含量≥45%,延伸率≥200%),准备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如通用型防水涂料)、密封胶、无纺布/网格布(用于细部增强)等材料;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通常为6个月),储存温度为5-35℃,避免阳光直射或冻结。
2. 工具准备:备齐扫帚、钢丝刷、砂纸、滚筒刷(直径100-150mm)、毛刷、刮板、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min)、搅拌桶、喷枪(用于大面积施工)等工具;若需精准施工,可使用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
3. 基层检查:全面检查基层表面,清除灰尘、油污、松散颗粒(用扫帚、钢丝刷清理);修补孔洞、裂缝(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剂,如丙烯酸砂浆);确保基层坚实、平整,无蜂窝、麻面、起砂等缺陷。
二、基层处理
1. 清理基层:用扫帚清除表面浮灰,钢丝刷去除油污、松散颗粒;旧防水层屋面,需彻底铲除松动旧卷材,清理残留胶粘剂;阴阳角、管根等薄弱部位需重点清理,确保无杂物堆积。
2. 修补平整:用1:3水泥砂浆填补基层凹陷处(厚度≤20mm),确保修补处与基层衔接平顺;较大的裂缝(宽度>0.5mm),需用专用修补剂灌注并抹平,防止水分渗透。
3. 干燥处理:基层含水率需≤8%(简易检测:将1㎡卷材平铺在基层上,静置24小时后掀开,基层表面无水印即为合格);若基层过湿,可采用通风或烘干设备(如热风机)降低含水率,避免涂料成膜不良。
三、细部加强处理
1. 节点处理:对管根、地漏、阴阳角、女儿墙泛水、变形缝等薄弱部位,先用液体卷材涂刷1-2遍(厚度约0.5-0.8mm),形成附加防水层;随后嵌入无纺布或网格布(搭接宽度≥10cm),用刮板压实,确保增强层与基层贴合紧密,防止涂层开裂。
2. 密封处理:管道穿墙部位,用密封胶(如硅酮密封胶)填充缝隙(深度≥50mm),防止水分沿管道渗入;女儿墙泛水处需将卷材上翻至墙面≥250mm,收头处用密封胶密封,避免雨水倒灌。
四、液体卷材涂刷施工
1. 搅拌材料:开桶后将液体卷材充分搅拌3-5分钟(用电动搅拌器),确保无沉淀、结块;若材料黏度过高(冬季或低温环境),可添加≤5%的专用稀释剂(如水),但需避免过度稀释影响防水性能。
2. 涂刷方向:采用滚筒刷或刮板涂刷,diyi遍沿同一方向(如从左到右)施工,避免漏涂;遍涂刷时,方向与diyi遍垂直(如从上到下),确保涂层覆盖均匀,无流坠、气泡;若施工厚度≤1.2mm,可一次成型;若需增厚(≤2mm),需分2-3遍施工,每遍间隔2-4小时(以手触不粘手但用力按压有痕迹为准)。
3. 厚度控制:单遍涂刷厚度建议0.8-1.2mm(用刮板挑起浆料,呈连续流淌状,无明显阻力);总厚度需达到1.2-1.5mm(约2-3遍),可通过测厚仪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特殊情况处理:潮湿基面(如卫生间、地下室),需确保基面无明水;若基面有轻微积水,需用吸水材料吸干后再施工;高温环境下(≥35℃),需在早晚施工,避免涂料快速干燥导致流坠。
五、养护与固化
1. 养护要求:施工完成后,用塑料薄膜或锯末覆盖表面(防止紫外线照射和雨水冲刷),养护48小时;养护期间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避免破坏防水层。
2. 固化检查:养护期满后,检查涂层是否有脱落、开裂、起粉等缺陷,若有需及时修补(用同批砂浆填补并压实);固化后的涂层应密实、无针孔,用手敲击无空鼓声。
六、验收标准
1. 外观检查:防水层表面应平整、均匀,无皱折、气泡、流坠、漏刷等现象;收头部位(如女儿墙、管根)密封严密,无开裂、翘边。
2. 厚度检测:用测厚仪随机抽检3-5个点,厚度需≥1.2mm(设计厚度),偏差≤10%。
3. 闭水试验:防水层养护48小时后,进行闭水试验(蓄水深度≥20mm,蓄水时间≥24小时);观察楼下对应位置及四周墙面有无渗漏,若无渗漏则为合格;若有渗漏,需查找原因(如涂层开裂、节点处理不到位)并及时修补,修补后重新进行闭水试验。
- 上一篇:防水防腐环氧砂浆施工方法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