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钢筋阻锈剂最新执行标准
- 发布时间:2025-09-29
钢筋阻锈剂最新执行标准
钢筋阻锈剂的产品标准及应用技术规范以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为核心,涵盖基础性能、应用场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截至2025年,最新的国家标准为《钢筋混凝土阻锈剂耐蚀应用技术规范》(GB/T 33803-2017),该标准于2017年发布,目前仍为钢筋阻锈剂领域的权威技术规范;部分行业及地方标准(如《混凝土防腐阻锈剂》(GB/T 31296-2014)、江苏省《gaoxingnneg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2/T 3696-2019))也对钢筋阻锈剂的应用作出补充规定。
1. 核心国家标准:GB/T 33803-2017《钢筋混凝土阻锈剂耐蚀应用技术规范》
该标准是我国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基础性技术规范,明确了钢筋阻锈剂的术语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设计应用及验收维护等内容:
产品分类:按功能分为单功能型(仅阻止钢筋锈蚀)、多功能型(阻止钢筋锈蚀+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按形态分为有机型(以有机化合物为主)、外涂型(涂刷于混凝土表面,渗透至钢筋周围发挥作用)。
技术要求:
匀质性指标:含固量(生产厂控制值S>25%时,控制在0.95S~1.05S;S≤25%时,控制在0.90S~1.10S)、含水率(W>5%时,控制在0.90W~1.10W;W≤5%时,控制在0.80W~1.20W)、密度(D>1.1g/cm³时,控制在D±0.03;D≤1.1g/cm³时,控制在D±0.02)、细度(符合生产厂控制值)、pH值(符合生产厂控制值)、总碱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氯离子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阻锈性能指标:单功能型需通过盐水浸渍试验(钢筋表面无锈蚀,电位0mV~-250mV)、干湿冷热循环试验(掺阻锈剂的砂浆钢筋腐蚀面积比未掺的减少95%以上);多功能型还需满足抗硫酸盐侵蚀性(抗蚀系数K≥0.85)、膨胀系数(≤1.50)等要求。
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单功能型、有机型阻锈剂的掺入需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比(7d≥100%、28d≥100%)、凝结时间差(初凝-120~+120min、终凝-120~+120min)符合要求;多功能型阻锈剂还需满足塌落度保留值(30min≥150mm、60min≥120mm)。
设计应用:根据环境腐蚀类别(如海洋环境、盐渍土环境、除冰盐环境)确定阻锈剂掺量(如Ⅱ类水下区推荐4~10kg/m³,Ⅲ类工业氯化物环境推荐6~15kg/m³);当能确定钢筋表面氯离子量时,亚硝酸盐类阻锈剂的亚硝酸根离子与氯离子摩尔比应≥0.6。
验收及维护:进场时需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验匀质性及阻锈性能指标;施工完成后需通过现场试验(如干湿冷热循环试验、外涂阻锈剂混凝土构件阻锈程度检测)验证阻锈效果。
2. 补充性行业标准:GB/T 31296-2014《混凝土防腐阻锈剂》
该标准适用于硫酸盐、氯盐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防腐阻锈剂,规定了产品分类(A型、B型、AB型,对应不同硫酸盐/氯盐环境作用等级)、匀质性指标(含水率、密度、细度、pH值)、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氯离子渗透系数比、硫酸盐侵蚀系数比)及试验方法。其中,氯离子含量≤0.1%、碱含量≤1.5%、硫酸钠含量≤1.0%是对阻锈剂的基本要求,确保其对混凝土及钢筋的无害性。
3. 地方标准参考:江苏省《gaoxingnneg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2/T 3696-2019)
该规程针对江苏省工程建设特点,提出gaoxingnneg混凝土用阻锈剂的技术要求:
阻锈剂需与水泥、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及减水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如流动性、坍落度损失);
掺入阻锈剂后,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12、抗裂等级≥二级(开裂风险系数≤0.70),且28d氯离子迁移系数DRCM≤1.0×10⁻¹²m²/s,有效阻止氯离子渗透至钢筋表面。
以上标准共同构成了钢筋阻锈剂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及采购时需根据应用环境(如海洋、盐渍土、除冰盐)选择对应标准的产品,并严格标准中的施工工艺(如配比、搅拌、养护),确保阻锈效果。
钢筋阻锈剂的产品标准及应用技术规范以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为核心,涵盖基础性能、应用场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截至2025年,最新的国家标准为《钢筋混凝土阻锈剂耐蚀应用技术规范》(GB/T 33803-2017),该标准于2017年发布,目前仍为钢筋阻锈剂领域的权威技术规范;部分行业及地方标准(如《混凝土防腐阻锈剂》(GB/T 31296-2014)、江苏省《gaoxingnneg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2/T 3696-2019))也对钢筋阻锈剂的应用作出补充规定。
1. 核心国家标准:GB/T 33803-2017《钢筋混凝土阻锈剂耐蚀应用技术规范》
该标准是我国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基础性技术规范,明确了钢筋阻锈剂的术语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设计应用及验收维护等内容:
产品分类:按功能分为单功能型(仅阻止钢筋锈蚀)、多功能型(阻止钢筋锈蚀+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按形态分为有机型(以有机化合物为主)、外涂型(涂刷于混凝土表面,渗透至钢筋周围发挥作用)。
技术要求:
匀质性指标:含固量(生产厂控制值S>25%时,控制在0.95S~1.05S;S≤25%时,控制在0.90S~1.10S)、含水率(W>5%时,控制在0.90W~1.10W;W≤5%时,控制在0.80W~1.20W)、密度(D>1.1g/cm³时,控制在D±0.03;D≤1.1g/cm³时,控制在D±0.02)、细度(符合生产厂控制值)、pH值(符合生产厂控制值)、总碱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氯离子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阻锈性能指标:单功能型需通过盐水浸渍试验(钢筋表面无锈蚀,电位0mV~-250mV)、干湿冷热循环试验(掺阻锈剂的砂浆钢筋腐蚀面积比未掺的减少95%以上);多功能型还需满足抗硫酸盐侵蚀性(抗蚀系数K≥0.85)、膨胀系数(≤1.50)等要求。
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单功能型、有机型阻锈剂的掺入需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比(7d≥100%、28d≥100%)、凝结时间差(初凝-120~+120min、终凝-120~+120min)符合要求;多功能型阻锈剂还需满足塌落度保留值(30min≥150mm、60min≥120mm)。
设计应用:根据环境腐蚀类别(如海洋环境、盐渍土环境、除冰盐环境)确定阻锈剂掺量(如Ⅱ类水下区推荐4~10kg/m³,Ⅲ类工业氯化物环境推荐6~15kg/m³);当能确定钢筋表面氯离子量时,亚硝酸盐类阻锈剂的亚硝酸根离子与氯离子摩尔比应≥0.6。
验收及维护:进场时需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验匀质性及阻锈性能指标;施工完成后需通过现场试验(如干湿冷热循环试验、外涂阻锈剂混凝土构件阻锈程度检测)验证阻锈效果。
2. 补充性行业标准:GB/T 31296-2014《混凝土防腐阻锈剂》
该标准适用于硫酸盐、氯盐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防腐阻锈剂,规定了产品分类(A型、B型、AB型,对应不同硫酸盐/氯盐环境作用等级)、匀质性指标(含水率、密度、细度、pH值)、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氯离子渗透系数比、硫酸盐侵蚀系数比)及试验方法。其中,氯离子含量≤0.1%、碱含量≤1.5%、硫酸钠含量≤1.0%是对阻锈剂的基本要求,确保其对混凝土及钢筋的无害性。
3. 地方标准参考:江苏省《gaoxingnneg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2/T 3696-2019)
该规程针对江苏省工程建设特点,提出gaoxingnneg混凝土用阻锈剂的技术要求:
阻锈剂需与水泥、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及减水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如流动性、坍落度损失);
掺入阻锈剂后,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12、抗裂等级≥二级(开裂风险系数≤0.70),且28d氯离子迁移系数DRCM≤1.0×10⁻¹²m²/s,有效阻止氯离子渗透至钢筋表面。
以上标准共同构成了钢筋阻锈剂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及采购时需根据应用环境(如海洋、盐渍土、除冰盐)选择对应标准的产品,并严格标准中的施工工艺(如配比、搅拌、养护),确保阻锈效果。
- 上一篇:干粉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执行标准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