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环氧树脂砂浆的执行标准
- 发布时间:2025-08-07
主要实施环氧树脂砂浆标准
对环氧树脂砂浆的检测和应用需要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下是主要实施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
国家核心标准
《建筑防腐破坏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2014:环氧树脂砂浆在建筑防腐破坏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基层处理、成品材料配制和验收标准24。
《工业建筑防腐破坏设计规范》GB50046-2008:明确环氧树脂砂浆在工业建筑防腐设计中的特点指标和场景24。
GB《建筑防腐破坏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50224-2018:对环氧树脂砂浆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等关键指标提出验收要求,部分产品(如改性环氧树脂胶泥)明确执行此标准3。
特征指标的主要要求
下表显示了不同类型环氧树脂砂浆的核心特性指标:
项目环氧胶泥环氧砂浆环氧砼环氧自流平
抗压强度(MPa)≥ 80.0 70.0 60.0 70.0
抗拉强度(MPa)≥ 9.0 7.0 ——
粘结强度(MPa)水泥和耐酸材料砖———
数据来源:24
适用于场景及配套技术要求
在领域中使用典型
水工业建筑保护:用于过流面抗磨损、腐蚀和冻融破坏修复14。
结构性缺陷修复:适用于处理混凝土梁、柱、桩承台裂纹、蜂窝、露筋等缺陷14。
加固与粘结工程:钢结构与混凝土粘结,耐磨地面施工作业,粘钢/碳纤维加固底层找平14。
施工作业的关键要求
基层处理:需要去除混凝土表面的乳皮,松动颗粒和油脂,露出坚实的基层;金属表面需要除锈,抛光25。
成品配料:A料(树脂)和B料(硬化剂)按1:3级配合比混合,然后加入C料(骨料)搅拌至一致砂浆状,需要在45分钟内用完24。
特性保证:固化后无收缩,操作时间长达90分钟(25℃),耐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盐类物质和油脂腐蚀损伤12。
产品特性和操作要点
核心优势
优良的机械性能:抗压、粘结强度远高于成品水泥基灌浆材料,韧性可吸收动荷载冲击1。
环境适应性强:潮湿的基层可以施工作业,快速固化,耐老化,紫外线性能好12。
经济性:绿色,持久性与混凝土同步,缩短工期,降低维修费用2。
存储和应用限制
包装与储存:甲组分为20kg/桶,乙组分为50kg/袋,储存在无水阴凉处,显著期限为12个月4。
施工禁忌:严禁使用未混合或初凝状态的砂浆,配制好的胶液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4。
注意:由于厂家配方的不同,相应的产品特性可能会略有调整,建议参考产品说明书和厂家的检验报告。
对环氧树脂砂浆的检测和应用需要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下是主要实施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
国家核心标准
《建筑防腐破坏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2014:环氧树脂砂浆在建筑防腐破坏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基层处理、成品材料配制和验收标准24。
《工业建筑防腐破坏设计规范》GB50046-2008:明确环氧树脂砂浆在工业建筑防腐设计中的特点指标和场景24。
GB《建筑防腐破坏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50224-2018:对环氧树脂砂浆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等关键指标提出验收要求,部分产品(如改性环氧树脂胶泥)明确执行此标准3。
特征指标的主要要求
下表显示了不同类型环氧树脂砂浆的核心特性指标:
项目环氧胶泥环氧砂浆环氧砼环氧自流平
抗压强度(MPa)≥ 80.0 70.0 60.0 70.0
抗拉强度(MPa)≥ 9.0 7.0 ——
粘结强度(MPa)水泥和耐酸材料砖———
数据来源:24
适用于场景及配套技术要求
在领域中使用典型
水工业建筑保护:用于过流面抗磨损、腐蚀和冻融破坏修复14。
结构性缺陷修复:适用于处理混凝土梁、柱、桩承台裂纹、蜂窝、露筋等缺陷14。
加固与粘结工程:钢结构与混凝土粘结,耐磨地面施工作业,粘钢/碳纤维加固底层找平14。
施工作业的关键要求
基层处理:需要去除混凝土表面的乳皮,松动颗粒和油脂,露出坚实的基层;金属表面需要除锈,抛光25。
成品配料:A料(树脂)和B料(硬化剂)按1:3级配合比混合,然后加入C料(骨料)搅拌至一致砂浆状,需要在45分钟内用完24。
特性保证:固化后无收缩,操作时间长达90分钟(25℃),耐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盐类物质和油脂腐蚀损伤12。
产品特性和操作要点
核心优势
优良的机械性能:抗压、粘结强度远高于成品水泥基灌浆材料,韧性可吸收动荷载冲击1。
环境适应性强:潮湿的基层可以施工作业,快速固化,耐老化,紫外线性能好12。
经济性:绿色,持久性与混凝土同步,缩短工期,降低维修费用2。
存储和应用限制
包装与储存:甲组分为20kg/桶,乙组分为50kg/袋,储存在无水阴凉处,显著期限为12个月4。
施工禁忌:严禁使用未混合或初凝状态的砂浆,配制好的胶液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4。
注意:由于厂家配方的不同,相应的产品特性可能会略有调整,建议参考产品说明书和厂家的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