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型)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5-07-14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型)是一种以水泥、细骨料为主要基料,添加聚合物干粉(如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及多种助剂预混制成的单组分干粉状防水材料,使用时只需按比例加水搅拌即可形成具有防水、粘结、抗裂等功能的砂浆。其核心是通过聚合物与水泥的协同作用,兼具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护的双重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防水工程。
一、核心组成与特性
1. 主要成分
水泥(无机胶凝材料):通常为硅酸盐水泥,刚性骨架和耐久性,是防水层强度的基础。
细骨料(如石英砂):粒径通常为0.15-5mm,填充水泥颗粒间隙,增加密实度和耐磨性。
聚合物干粉(有机改性成分):如丙烯酸酯乳液干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干粉等,赋予砂浆柔韧性、抗裂性和粘结性。
助剂:包括保水剂(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等,优化施工性能(如流平性、抗泌水性)和耐久性(如防霉、抗老化)。
2. 核心特性
双重防护功能:
刚性防水:水泥水化形成高强度结构,抵抗长期水压渗透(抗渗等级≥P8);
柔性抗裂:聚合物形成弹性网络,吸收基层变形应力(断裂延伸率≥8%),减少裂缝产生。
高粘结性:与混凝土、砖石等基材粘结强度≥1.0MPa,可牢固附着于疏松基层。
施工简单:干粉状直接加水搅拌,无需复杂设备,单人可操作,适合大面积施工。
性:水性体系,无味,VOC含量低,符合室内要求(尤其Ⅱ型产品)。
二、产品分类与性能标准
根据物理性能指标,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参考GB/T 25181-2019及行业标准),主要区别如下:
类型 拉伸强度(MPa) 断裂延伸率(%) 抗渗等级 适用场景
Ⅰ型 ≥2.0 ≥8 P6 变形较大的非结构基层(如屋面)
Ⅱ型 ≥1.8 ≥6 P8 地下室、卫生间等长期浸水区域
Ⅲ型 ≥1.5 ≥4 P10 结构稳定、变形小的部位(如外墙)
注:Ⅱ型应用最广泛,兼顾柔韧性与强度,适合大多数建筑防水工程。
三、适用场景
长期浸水区域:地下室、水池、游泳池、地下隧道、景观水系等(需承受持续水压)。
高湿度环境:卫生间、厨房、阳台、屋顶花园、屋顶种植层等(潮湿易渗漏部位)。
结构变形较大处:建筑伸缩缝、后浇带、管道周边等(需适应基层微变形)。
家装防水:卫生间墙面(淋浴区涂刷高度≥1.8m)、厨房地面、阳台地漏周边等。
修补与加固:混凝土基层疏松、起砂区域的防水修复(如旧房翻新)。
四、施工工艺要点
1. 基层处理:清理灰尘、油污、松动混凝土,修补裂缝/孔洞,湿润基层(无明水)。
2. 材料配比:严格按说明书加水(通常为粉料:水=1:0.3-0.4,具体比例因产品而异),机械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
3. 施工方法:
抹压法:用抹子分层涂抹(每层厚度≤5mm),总厚度建议2-5mm,压实抹光;
喷涂法(适用于大面积):用喷涂设备均匀喷涂,厚度需通过试喷确定。
4. 养护固化:终凝后(约4-6小时)覆盖湿麻袋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时间≥7天(冬季需延长)。
五、注意事项
配比精准:加水过多会导致强度下降,过少则难以施工;
基层状态:基层必须清洁、无明水,否则影响粘结效果;
环境温度:施工温度建议5℃-35℃,低于5℃需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5℃需遮阳降温;
成品保护:固化期内禁止踩踏、淋水,后续施工(如贴砖)需在7天后进行。
一、核心组成与特性
1. 主要成分
水泥(无机胶凝材料):通常为硅酸盐水泥,刚性骨架和耐久性,是防水层强度的基础。
细骨料(如石英砂):粒径通常为0.15-5mm,填充水泥颗粒间隙,增加密实度和耐磨性。
聚合物干粉(有机改性成分):如丙烯酸酯乳液干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干粉等,赋予砂浆柔韧性、抗裂性和粘结性。
助剂:包括保水剂(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等,优化施工性能(如流平性、抗泌水性)和耐久性(如防霉、抗老化)。
2. 核心特性
双重防护功能:
刚性防水:水泥水化形成高强度结构,抵抗长期水压渗透(抗渗等级≥P8);
柔性抗裂:聚合物形成弹性网络,吸收基层变形应力(断裂延伸率≥8%),减少裂缝产生。
高粘结性:与混凝土、砖石等基材粘结强度≥1.0MPa,可牢固附着于疏松基层。
施工简单:干粉状直接加水搅拌,无需复杂设备,单人可操作,适合大面积施工。
性:水性体系,无味,VOC含量低,符合室内要求(尤其Ⅱ型产品)。
二、产品分类与性能标准
根据物理性能指标,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参考GB/T 25181-2019及行业标准),主要区别如下:
类型 拉伸强度(MPa) 断裂延伸率(%) 抗渗等级 适用场景
Ⅰ型 ≥2.0 ≥8 P6 变形较大的非结构基层(如屋面)
Ⅱ型 ≥1.8 ≥6 P8 地下室、卫生间等长期浸水区域
Ⅲ型 ≥1.5 ≥4 P10 结构稳定、变形小的部位(如外墙)
注:Ⅱ型应用最广泛,兼顾柔韧性与强度,适合大多数建筑防水工程。
三、适用场景
长期浸水区域:地下室、水池、游泳池、地下隧道、景观水系等(需承受持续水压)。
高湿度环境:卫生间、厨房、阳台、屋顶花园、屋顶种植层等(潮湿易渗漏部位)。
结构变形较大处:建筑伸缩缝、后浇带、管道周边等(需适应基层微变形)。
家装防水:卫生间墙面(淋浴区涂刷高度≥1.8m)、厨房地面、阳台地漏周边等。
修补与加固:混凝土基层疏松、起砂区域的防水修复(如旧房翻新)。
四、施工工艺要点
1. 基层处理:清理灰尘、油污、松动混凝土,修补裂缝/孔洞,湿润基层(无明水)。
2. 材料配比:严格按说明书加水(通常为粉料:水=1:0.3-0.4,具体比例因产品而异),机械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
3. 施工方法:
抹压法:用抹子分层涂抹(每层厚度≤5mm),总厚度建议2-5mm,压实抹光;
喷涂法(适用于大面积):用喷涂设备均匀喷涂,厚度需通过试喷确定。
4. 养护固化:终凝后(约4-6小时)覆盖湿麻袋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时间≥7天(冬季需延长)。
五、注意事项
配比精准:加水过多会导致强度下降,过少则难以施工;
基层状态:基层必须清洁、无明水,否则影响粘结效果;
环境温度:施工温度建议5℃-35℃,低于5℃需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5℃需遮阳降温;
成品保护:固化期内禁止踩踏、淋水,后续施工(如贴砖)需在7天后进行。
- 上一篇:混凝土表面漏骨料缓凝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