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混凝土灌缝胶施工工艺
- 发布时间:2025-07-08
混凝土接缝密封胶施工技术是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核心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注胶将接缝密封胶注入裂缝内部,恢复结构的整体性、防水性和耐久性。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diyi,施工准备阶段
1. 准备材料和工具
材料:
混凝土填缝胶(组分,A组分, B成分),需要选择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或行业标准商品。
密封胶(速干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用于密封缝隙表面,避免在密封胶时漏胶。
注射器(塑料或金属材料,根据裂缝宽度选择规格)。
工具:
电搅拌机(用于混合填缝胶)、注射枪、压力注射器(适用于深缝或宽缝)、钢丝刷,吹风机,吸尘器,美纹纸,量杯(配比)、手套,护目镜。
2. 环境检查
温度:建议施工环境温度为5℃~35℃(低于5℃需要预热材料,高于35℃需要避免胶体过快固化)。
湿度:基层含水量≤8%(湿冷基层需要先干燥或涂上防潮底漆)。
基层状态:缝隙两侧无松动、油渍、灰尘;如果是结构受力缝隙(如梁、柱),要检查钢筋是否生锈(生锈需要先除锈)。
,间隙检查和标记
1. 缝隙检查
总宽度测量:用裂缝测宽仪或塞尺确定裂缝宽度(适用范围:0.1mm~3mm;>3mm需要结合环氧树脂灌浆;<表面封闭剂需要0.1mm)。
深度和方向:通过敲打或超声检测仪来判断缝隙的深度和方向(深缝需要分层注胶)。
2. 缝隙标记
用标记笔沿裂缝两侧标记范围,规划胶嘴间隔(一般20~30cm/个),确保覆盖所有缝隙。
,缝隙清理(关键步骤)
1. 物理清理
用钢丝刷沿裂缝两侧刷去疏松混凝土残渣,然后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清除表面灰尘(高压空气可以快速清洗,避免用水冲洗造成湿冷)。
2. 处理油污/杂质
如果缝隙周围有油渍、脱膜剂等,用甲苯或专用清洁剂擦拭干净(残留物会影响胶体粘接)。
第四,密封处理(核心步骤)
密封的目的是防止胶体在涂胶时从缝隙两侧溢出,同时保证胶体能够充分注入缝隙内部。
1. 封缝胶涂刷
将美纹纸或胶带贴在缝隙两侧(隔离表面,防止污染)。
沿缝隙表面均匀涂抹密封胶(厚度2~3mm,总宽度2~3mm。≥5cm),用刮刀抹平,确保缝隙两侧和顶部完全覆盖(形成“”U“形状密封带)。
2. 注胶嘴安装
待密封胶初步固化(1~2小时,以触摸不粘手为准),每20~30厘米在密封胶上安装一个密封嘴。密封嘴应对准缝隙中心,底部用密封胶固定(避免溢出)。
五、填缝胶配制及注胶
1. 灌缝胶配制
配比:A成分和B组分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的比例混合(一般为重量比例,如3:1或4:用电子秤精确称重(偏差)≤±2%)。
搅拌:将B成分慢慢倒入A成分中,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颗粒(避免混入气泡),静置3~5分钟消泡后再使用(混合后30~2小时内用完,避免固化浪费)。
2. 注胶操作
设备连接:将注胶枪连接到注胶嘴,确保密封良好(可先在废弃缝隙中试注,检查密封性能)。
注射顺序:从缝隙的最低点或一端开始,慢慢注入填缝胶(压力适中,避免飞溅或空鼓)。
观察漏胶:当附近注胶嘴有胶体溢出时,表示该段已注满,停止注胶,并用密封胶封住嘴,继续下一个注胶点。
重复性操作:直至整个缝隙注满(如果缝隙较深或较宽,需要多次注胶或调整压力;深缝可先用稀释剂预注助渗透)。
第六,固化和养护
1. 凝固时间
初步固化:2~4小时(胶体表面硬化,可以接触但不能受力)。
完全固化:24小时达到初始强度(可承受轻度荷载),7天达到设计强度(完全固化,可正常使用)。
2. 养护要求
在固化过程中,避免外力冲击、水浸或受热暴晒(建议用湿布或塑料薄膜保湿)。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5℃,应采取保温措施(如直接加热灯),避免固化延迟。
清洁和验收七、清洁
1. 清理现场
拆下注胶嘴、美纹纸等辅助材料。
用刀头或溶剂(如乙醇)清除表面残留的密封胶和溢出的密封胶(避免划伤水泥基材表面)。
2. 验收标准
外观检验:缝隙表面平整无气泡,无胶体沉积,与周围混凝土颜色一致。
强度检查:固化后轻敲缝隙区域,无空鼓声(表示粘结牢固)。
功能性验证:如果是防水工程,可以通过淋水试验来检查是否漏水(必要时结合无损检测,如超声检测)。
第八,注意事项
1. 配比严格:配料填缝胶必须按比例混合,比例错误会导致强度不足或无法固化。
2. 基层干燥:湿冷基层会导致胶体粘接失效,需要提前干燥或使用防潮底涂。
3. 搅拌量:根据施工速度控制搅拌量,避免长时间放置造成固化浪费。
4. 适应裂缝宽度:
总宽>3mm:需要先用环氧树脂填缝剂添加,然后灌注填缝胶。
总宽<0.1mm:需要选择超低粘度的填缝剂或表面封闭剂。
5. 结构受力位置:如果缝隙位于承重构件(如梁、柱),则需结合碳纤维加固或钢板加固等结构加固措施。
提示:施工前一定要参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diyi,施工准备阶段
1. 准备材料和工具
材料:
混凝土填缝胶(组分,A组分, B成分),需要选择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或行业标准商品。
密封胶(速干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用于密封缝隙表面,避免在密封胶时漏胶。
注射器(塑料或金属材料,根据裂缝宽度选择规格)。
工具:
电搅拌机(用于混合填缝胶)、注射枪、压力注射器(适用于深缝或宽缝)、钢丝刷,吹风机,吸尘器,美纹纸,量杯(配比)、手套,护目镜。
2. 环境检查
温度:建议施工环境温度为5℃~35℃(低于5℃需要预热材料,高于35℃需要避免胶体过快固化)。
湿度:基层含水量≤8%(湿冷基层需要先干燥或涂上防潮底漆)。
基层状态:缝隙两侧无松动、油渍、灰尘;如果是结构受力缝隙(如梁、柱),要检查钢筋是否生锈(生锈需要先除锈)。
,间隙检查和标记
1. 缝隙检查
总宽度测量:用裂缝测宽仪或塞尺确定裂缝宽度(适用范围:0.1mm~3mm;>3mm需要结合环氧树脂灌浆;<表面封闭剂需要0.1mm)。
深度和方向:通过敲打或超声检测仪来判断缝隙的深度和方向(深缝需要分层注胶)。
2. 缝隙标记
用标记笔沿裂缝两侧标记范围,规划胶嘴间隔(一般20~30cm/个),确保覆盖所有缝隙。
,缝隙清理(关键步骤)
1. 物理清理
用钢丝刷沿裂缝两侧刷去疏松混凝土残渣,然后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清除表面灰尘(高压空气可以快速清洗,避免用水冲洗造成湿冷)。
2. 处理油污/杂质
如果缝隙周围有油渍、脱膜剂等,用甲苯或专用清洁剂擦拭干净(残留物会影响胶体粘接)。
第四,密封处理(核心步骤)
密封的目的是防止胶体在涂胶时从缝隙两侧溢出,同时保证胶体能够充分注入缝隙内部。
1. 封缝胶涂刷
将美纹纸或胶带贴在缝隙两侧(隔离表面,防止污染)。
沿缝隙表面均匀涂抹密封胶(厚度2~3mm,总宽度2~3mm。≥5cm),用刮刀抹平,确保缝隙两侧和顶部完全覆盖(形成“”U“形状密封带)。
2. 注胶嘴安装
待密封胶初步固化(1~2小时,以触摸不粘手为准),每20~30厘米在密封胶上安装一个密封嘴。密封嘴应对准缝隙中心,底部用密封胶固定(避免溢出)。
五、填缝胶配制及注胶
1. 灌缝胶配制
配比:A成分和B组分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的比例混合(一般为重量比例,如3:1或4:用电子秤精确称重(偏差)≤±2%)。
搅拌:将B成分慢慢倒入A成分中,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颗粒(避免混入气泡),静置3~5分钟消泡后再使用(混合后30~2小时内用完,避免固化浪费)。
2. 注胶操作
设备连接:将注胶枪连接到注胶嘴,确保密封良好(可先在废弃缝隙中试注,检查密封性能)。
注射顺序:从缝隙的最低点或一端开始,慢慢注入填缝胶(压力适中,避免飞溅或空鼓)。
观察漏胶:当附近注胶嘴有胶体溢出时,表示该段已注满,停止注胶,并用密封胶封住嘴,继续下一个注胶点。
重复性操作:直至整个缝隙注满(如果缝隙较深或较宽,需要多次注胶或调整压力;深缝可先用稀释剂预注助渗透)。
第六,固化和养护
1. 凝固时间
初步固化:2~4小时(胶体表面硬化,可以接触但不能受力)。
完全固化:24小时达到初始强度(可承受轻度荷载),7天达到设计强度(完全固化,可正常使用)。
2. 养护要求
在固化过程中,避免外力冲击、水浸或受热暴晒(建议用湿布或塑料薄膜保湿)。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5℃,应采取保温措施(如直接加热灯),避免固化延迟。
清洁和验收七、清洁
1. 清理现场
拆下注胶嘴、美纹纸等辅助材料。
用刀头或溶剂(如乙醇)清除表面残留的密封胶和溢出的密封胶(避免划伤水泥基材表面)。
2. 验收标准
外观检验:缝隙表面平整无气泡,无胶体沉积,与周围混凝土颜色一致。
强度检查:固化后轻敲缝隙区域,无空鼓声(表示粘结牢固)。
功能性验证:如果是防水工程,可以通过淋水试验来检查是否漏水(必要时结合无损检测,如超声检测)。
第八,注意事项
1. 配比严格:配料填缝胶必须按比例混合,比例错误会导致强度不足或无法固化。
2. 基层干燥:湿冷基层会导致胶体粘接失效,需要提前干燥或使用防潮底涂。
3. 搅拌量:根据施工速度控制搅拌量,避免长时间放置造成固化浪费。
4. 适应裂缝宽度:
总宽>3mm:需要先用环氧树脂填缝剂添加,然后灌注填缝胶。
总宽<0.1mm:需要选择超低粘度的填缝剂或表面封闭剂。
5. 结构受力位置:如果缝隙位于承重构件(如梁、柱),则需结合碳纤维加固或钢板加固等结构加固措施。
提示:施工前一定要参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 上一篇:聚合物抗裂砂浆执行标准是什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