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混凝土环氧界面处理剂
- 发布时间:2025-07-07
混凝土环氧界面处理剂应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材料,添加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增韧剂和填料制成的双复合(或单复合)材料,具有粘接强度高、抗老化、抗渗、抗腐蚀等优点。主要用于改善新老混凝土、混凝土与其他材料(如钢结构、木材、地砖)之间的粘结力,或提高混凝土基层与后续涂层(如防水层、砂浆层、薄膜层)之间的粘结力。其详细特点、应用领域和施工工艺:
diyi,产品特性
高韧性粘接:固化后与混凝土产生高强化学键合(粘接强度可达2.5-5.0MPa),新老混凝土或异种材料之间的结合明显提高,避免分层、空鼓。
耐久性和抗渗性:耐酸、碱、盐、有机溶液腐蚀,防水性能好,能有效阻止水、氯离子等有害物质的渗透,延长结构寿命。
渗透与封闭:低粘度成分可以渗透到混凝土毛孔中,封闭底层孔隙,提高底层压实度,降低后续镀层脱皮脱落的危险。
柔韧性:有些秘方含有增韧剂,固化后有一定弹性,可以适应混凝土的细微变形(如温度收缩、荷载应力),避免页面开裂。
施工简单:双复合按比例混合后即可使用,可采用涂漆、滚涂或喷涂施工,常温干固(部分需加热干固)。
适用场景
新旧混凝土粘接:如桥梁加固、楼板修补、钢筋混凝土改造等,新旧混凝土之间的页面。
混凝土与异种材料粘结:混凝土与钢结构(如钢柱、钢梁)、不同材料的粘接过渡层,如木材、地砖、EPS板(保温板)。
防潮/防腐涂层底层:作为防水材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防腐蚀涂层(如环氧煤沥青)基层处理剂,改善涂层与混凝土的粘结。
修补水泥基材表面缺陷:弥补水泥基材表面的微裂缝(总宽度<0.2mm)或者蜂窝麻面后,封闭底部孔隙,提高后续修补材料的附着力。
工业和民用建筑:工厂、地下室、池塘、隧道等对页面粘接要求较高的场所。
,施工准备
材料和工具
材料:
双层环氧界面剂(A成分:环氧树脂主剂 B成分:固化剂);部分为单复合(需要现场添加固化剂)。
稀释剂(如环氧专用稀释剂,用于调节粘度,用量≤5%)。
工具:电动搅拌机,刷子,滚筒,喷枪,吸尘器,磨光机,测厚仪,手套,护目镜。
基层处理
清洁底层:清除浮灰、油渍、脱膜剂、疏松混凝土等。水泥基材表面(可用钢刷、抛光机或高压水枪清洗;油渍应用酒精或甲苯擦洗)。
修复缺点:如果底层有蜂窝,表面或深层>孔洞5mm,用环氧砂浆或混合砂浆填充夯实,确保表面平整。
干燥湿度规定:底层需要干燥(含水量≤8%),湿冷基面需要通风干燥或用吹风机干燥(避免界面固化后出泡)。
粗糙度解决方法:用抛光机或砂纸抛光光滑的水泥基材表面(提高机械咬合力),尤其是旧混凝土或地砖表面,抛光后清理灰尘。
材料制备(双复合环氧界面剂)
配制规定
A成分(环氧树脂)和B成分(固化剂)的重量比严格按照产品手册操作(一般比例为3:1、4:1或5:1,偏差需<±2%)。
混和方式
将A成分倒入干净的搅拌桶中,按比例添加B成分,使用电动搅拌机(转速300-500r//min)搅拌3-5分钟,直至颜色均匀,无分层(避免过度搅拌引入气泡)。
如果界面剂较厚(影响涂装性能),可以加入少量稀释剂(如环氧专用稀释剂),搅拌均匀后使用(稀释剂需要与环氧系统相匹配)。
施工操作五、施工操作
喷漆/喷漆施工
薄涂工艺:用刷子或滚筒将准备好的界面剂均匀涂刷/喷漆在基层上,厚度约为0.1-0.2。mm(过厚容易导致干固不均匀或开裂)。
分层施工:如果底层吸水性强或需要增加粘接,可以涂两次,间隔以diyi次干燥固化(不粘手,30-60分钟左右)为准,次涂装方向与diyi次垂直,确保覆盖无漏涂。
加强独特的位置
阴阳角:用刷子或滚筒反复刷涂2-3次,确保涂层厚度均匀;或者提前粘贴玻纤布/网格布,然后涂上界面剂。
管路/埋件附近:清理附近的底层,涂刷时要压紧压实,避免漏涂(必要时部分加厚镀层)。
第六,维护和后续施工
固化时间:常温下(20-25℃)表干时间约为1-2小时(不粘手),完全干燥需要24-48小时(强度合格);低温(<10℃需要延长到48-72小时。
后续施工:界面剂固化后(表面无粘性,强度合格),即可进行后续施工(如擦砂浆、铺防水材料、喷涂涂料等。).
第七,注意事项
准确配制:过多的固化剂会导致界面剂脆化,容易开裂;不足则不能完全干燥(长时间软化)。
基层处理:底层浮灰未清洗或过光滑会导致粘接不牢(界面剂脱落);潮湿的环境需要完全干燥(水分会降低干燥强度)。
施工温度:施工温度最好在5-35℃之间。如果温度低于5℃,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被)。如果温度高于35℃,应避免中午加热时间(避免干燥和固化过快)。
防治污染:涂刷后不干燥前,避免雨水冲刷或灰尘污染(可用塑料薄膜临时覆盖)。
保护: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有刺激性,施工时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性;如果你不小心碰了它们,立即用清水冲洗它们并去看医生。
提醒:由于秘方的不同,不同的混凝土环氧界面处理剂可能会有轻微的调整(如适用于底层类型和固化时间)。施工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手册,并根据制造商的指导进行操作。建议在大规模施工前进行小面积实验,确定独特的基面(如高含水量底层和旧涂层表面)的效果。
diyi,产品特性
高韧性粘接:固化后与混凝土产生高强化学键合(粘接强度可达2.5-5.0MPa),新老混凝土或异种材料之间的结合明显提高,避免分层、空鼓。
耐久性和抗渗性:耐酸、碱、盐、有机溶液腐蚀,防水性能好,能有效阻止水、氯离子等有害物质的渗透,延长结构寿命。
渗透与封闭:低粘度成分可以渗透到混凝土毛孔中,封闭底层孔隙,提高底层压实度,降低后续镀层脱皮脱落的危险。
柔韧性:有些秘方含有增韧剂,固化后有一定弹性,可以适应混凝土的细微变形(如温度收缩、荷载应力),避免页面开裂。
施工简单:双复合按比例混合后即可使用,可采用涂漆、滚涂或喷涂施工,常温干固(部分需加热干固)。
适用场景
新旧混凝土粘接:如桥梁加固、楼板修补、钢筋混凝土改造等,新旧混凝土之间的页面。
混凝土与异种材料粘结:混凝土与钢结构(如钢柱、钢梁)、不同材料的粘接过渡层,如木材、地砖、EPS板(保温板)。
防潮/防腐涂层底层:作为防水材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防腐蚀涂层(如环氧煤沥青)基层处理剂,改善涂层与混凝土的粘结。
修补水泥基材表面缺陷:弥补水泥基材表面的微裂缝(总宽度<0.2mm)或者蜂窝麻面后,封闭底部孔隙,提高后续修补材料的附着力。
工业和民用建筑:工厂、地下室、池塘、隧道等对页面粘接要求较高的场所。
,施工准备
材料和工具
材料:
双层环氧界面剂(A成分:环氧树脂主剂 B成分:固化剂);部分为单复合(需要现场添加固化剂)。
稀释剂(如环氧专用稀释剂,用于调节粘度,用量≤5%)。
工具:电动搅拌机,刷子,滚筒,喷枪,吸尘器,磨光机,测厚仪,手套,护目镜。
基层处理
清洁底层:清除浮灰、油渍、脱膜剂、疏松混凝土等。水泥基材表面(可用钢刷、抛光机或高压水枪清洗;油渍应用酒精或甲苯擦洗)。
修复缺点:如果底层有蜂窝,表面或深层>孔洞5mm,用环氧砂浆或混合砂浆填充夯实,确保表面平整。
干燥湿度规定:底层需要干燥(含水量≤8%),湿冷基面需要通风干燥或用吹风机干燥(避免界面固化后出泡)。
粗糙度解决方法:用抛光机或砂纸抛光光滑的水泥基材表面(提高机械咬合力),尤其是旧混凝土或地砖表面,抛光后清理灰尘。
材料制备(双复合环氧界面剂)
配制规定
A成分(环氧树脂)和B成分(固化剂)的重量比严格按照产品手册操作(一般比例为3:1、4:1或5:1,偏差需<±2%)。
混和方式
将A成分倒入干净的搅拌桶中,按比例添加B成分,使用电动搅拌机(转速300-500r//min)搅拌3-5分钟,直至颜色均匀,无分层(避免过度搅拌引入气泡)。
如果界面剂较厚(影响涂装性能),可以加入少量稀释剂(如环氧专用稀释剂),搅拌均匀后使用(稀释剂需要与环氧系统相匹配)。
施工操作五、施工操作
喷漆/喷漆施工
薄涂工艺:用刷子或滚筒将准备好的界面剂均匀涂刷/喷漆在基层上,厚度约为0.1-0.2。mm(过厚容易导致干固不均匀或开裂)。
分层施工:如果底层吸水性强或需要增加粘接,可以涂两次,间隔以diyi次干燥固化(不粘手,30-60分钟左右)为准,次涂装方向与diyi次垂直,确保覆盖无漏涂。
加强独特的位置
阴阳角:用刷子或滚筒反复刷涂2-3次,确保涂层厚度均匀;或者提前粘贴玻纤布/网格布,然后涂上界面剂。
管路/埋件附近:清理附近的底层,涂刷时要压紧压实,避免漏涂(必要时部分加厚镀层)。
第六,维护和后续施工
固化时间:常温下(20-25℃)表干时间约为1-2小时(不粘手),完全干燥需要24-48小时(强度合格);低温(<10℃需要延长到48-72小时。
后续施工:界面剂固化后(表面无粘性,强度合格),即可进行后续施工(如擦砂浆、铺防水材料、喷涂涂料等。).
第七,注意事项
准确配制:过多的固化剂会导致界面剂脆化,容易开裂;不足则不能完全干燥(长时间软化)。
基层处理:底层浮灰未清洗或过光滑会导致粘接不牢(界面剂脱落);潮湿的环境需要完全干燥(水分会降低干燥强度)。
施工温度:施工温度最好在5-35℃之间。如果温度低于5℃,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被)。如果温度高于35℃,应避免中午加热时间(避免干燥和固化过快)。
防治污染:涂刷后不干燥前,避免雨水冲刷或灰尘污染(可用塑料薄膜临时覆盖)。
保护: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有刺激性,施工时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性;如果你不小心碰了它们,立即用清水冲洗它们并去看医生。
提醒:由于秘方的不同,不同的混凝土环氧界面处理剂可能会有轻微的调整(如适用于底层类型和固化时间)。施工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手册,并根据制造商的指导进行操作。建议在大规模施工前进行小面积实验,确定独特的基面(如高含水量底层和旧涂层表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