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常见问题
钢柱底板下高强灌浆料
- 发布时间:2025-11-24
为什么要灌浆?-核心作用?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钢柱通过底板坐在混凝土基础上。理想情况下,底板应与混凝土基础顶面完美接触。但在现实中,由于以下原因,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混凝土基础表面不平整:混凝土浇筑后,其顶面总是存在一定的凹凸不平。
施工误差:地基的标高、水平度可能有轻微偏差。
钢柱底板变形: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底板可能会发生轻微变形。
假如这些缝隙没有填满,就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应力集中:荷载只能通过几个接触点传递,会造成局部压力过大,可能会压碎混凝土或使底板变形。
受力不均匀:钢柱的轴向压力不能均匀分布在基础上,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连接松动:在风荷载或设备振动等动力荷载下,间隙会导致连接节点的微小位移,从长远来看,地脚螺栓会松动。
因此,灌浆的核心目的是用流动性材料填充钢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所有间隙,硬化后形成均匀、致密、高强度的传力层,确保从钢柱到基础的荷载能够安全有效地传递。
什么是高强度灌浆材料?-材料特性
为了满足上述严格的传输要求,普通水泥砂浆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的高强度灌浆材料。它是一种干粉材料,由高强度胶凝材料、精选骨料和各种外加剂组成。现场加水搅拌后即可使用。
其主要特点包括:
超高强度
这是它的主要特点。其抗压强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一般来说,强度在一天内达到30-50MPa,强度在28天内达到60MPa、超过80MPa甚至超过100MPa。这确保了它能够承受和传递钢柱的巨大载荷。
自流平性
加水搅拌后,浆体粘度极低,流动性很好。它可以依靠自重流入所有狭窄的间隙,并且可以在不振动的情况下自动平整,以确保填充密实、无气泡和空洞。
微膨胀性
这是灌浆材料的“黑色技术”。在硬化过程中,它会产生微小且可控的体积膨胀。这种膨胀可以是:
补偿性收缩:抵消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
接触压力:确保灌浆层与钢柱底板、混凝土基础紧密贴合,形成“三向压力”状态,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和完整性。
早强性
硬化速度非常快,通常几个小时就能达到相当高的强度。这意味着灌浆后的等待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施工进度可以加快,后续工序(如上部结构安装)可以尽快进行。
高粘结性
与钢底板和混凝土基础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可以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良好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
能长期抵抗环境侵蚀和动力荷载的影响。
三、施工工艺简介
钢柱底板下的灌浆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步骤如下:
基础处理:凿毛混凝土基础表面,清除浮浆、油污和杂物,并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模板支撑:在钢柱底板周围设置模板,模板应严密,防止漏浆。通常,一个灌浆口预留在一个模板的高处,一个排气口预留在另一个模板的低处。
钢柱调平:灌浆前,必须使用地脚螺栓上的螺母和垫板,将钢柱精确调整到设计标高和垂直度,并临时固定。
搅拌灌浆材料: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加水量,用机械搅拌机充分搅拌灌浆材料,直至浆料均匀,无结块。
灌浆:
从一侧注入:从预留的灌浆口连续注入浆体。
重力灌浆:利用泥浆的自重和流动性,从一侧注入,从排气口挤出另一侧的空气。这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
避免中间灌入:严禁从底板中间灌入,这样会使空气密封在里面,形成气窝。
维护:灌浆后立即进行维护。通常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维护时间取决于环境和产品要求(通常不少于7天)。
拆模验收:在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检查灌浆层的外观质量。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钢柱通过底板坐在混凝土基础上。理想情况下,底板应与混凝土基础顶面完美接触。但在现实中,由于以下原因,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混凝土基础表面不平整:混凝土浇筑后,其顶面总是存在一定的凹凸不平。
施工误差:地基的标高、水平度可能有轻微偏差。
钢柱底板变形: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底板可能会发生轻微变形。
假如这些缝隙没有填满,就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应力集中:荷载只能通过几个接触点传递,会造成局部压力过大,可能会压碎混凝土或使底板变形。
受力不均匀:钢柱的轴向压力不能均匀分布在基础上,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连接松动:在风荷载或设备振动等动力荷载下,间隙会导致连接节点的微小位移,从长远来看,地脚螺栓会松动。
因此,灌浆的核心目的是用流动性材料填充钢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所有间隙,硬化后形成均匀、致密、高强度的传力层,确保从钢柱到基础的荷载能够安全有效地传递。
什么是高强度灌浆材料?-材料特性
为了满足上述严格的传输要求,普通水泥砂浆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的高强度灌浆材料。它是一种干粉材料,由高强度胶凝材料、精选骨料和各种外加剂组成。现场加水搅拌后即可使用。
其主要特点包括:
超高强度
这是它的主要特点。其抗压强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一般来说,强度在一天内达到30-50MPa,强度在28天内达到60MPa、超过80MPa甚至超过100MPa。这确保了它能够承受和传递钢柱的巨大载荷。
自流平性
加水搅拌后,浆体粘度极低,流动性很好。它可以依靠自重流入所有狭窄的间隙,并且可以在不振动的情况下自动平整,以确保填充密实、无气泡和空洞。
微膨胀性
这是灌浆材料的“黑色技术”。在硬化过程中,它会产生微小且可控的体积膨胀。这种膨胀可以是:
补偿性收缩:抵消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
接触压力:确保灌浆层与钢柱底板、混凝土基础紧密贴合,形成“三向压力”状态,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和完整性。
早强性
硬化速度非常快,通常几个小时就能达到相当高的强度。这意味着灌浆后的等待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施工进度可以加快,后续工序(如上部结构安装)可以尽快进行。
高粘结性
与钢底板和混凝土基础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可以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良好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
能长期抵抗环境侵蚀和动力荷载的影响。
三、施工工艺简介
钢柱底板下的灌浆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步骤如下:
基础处理:凿毛混凝土基础表面,清除浮浆、油污和杂物,并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模板支撑:在钢柱底板周围设置模板,模板应严密,防止漏浆。通常,一个灌浆口预留在一个模板的高处,一个排气口预留在另一个模板的低处。
钢柱调平:灌浆前,必须使用地脚螺栓上的螺母和垫板,将钢柱精确调整到设计标高和垂直度,并临时固定。
搅拌灌浆材料: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加水量,用机械搅拌机充分搅拌灌浆材料,直至浆料均匀,无结块。
灌浆:
从一侧注入:从预留的灌浆口连续注入浆体。
重力灌浆:利用泥浆的自重和流动性,从一侧注入,从排气口挤出另一侧的空气。这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
避免中间灌入:严禁从底板中间灌入,这样会使空气密封在里面,形成气窝。
维护:灌浆后立即进行维护。通常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维护时间取决于环境和产品要求(通常不少于7天)。
拆模验收:在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检查灌浆层的外观质量。
- 上一篇:钢渣钢渣抗浮钢渣混凝土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