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
- 发布时间:2025-11-03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gaoxingnneg的建筑材料,用轻石代替传统的沙石,实现了轻质高强度的优异性能。
1、基本定义和归类
1. 定义特性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是指由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掺合料和外加剂制成的干表观密度不超过1950kg/m³混泥土。这类混泥土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防火等鲜明特点,是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重要分类
按用途归类:
保温轻骨料混凝土:LC5.0-LC7强度级别.5、干表观密度≤800kg/m³,主要用于非承重保温排架结构
构造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级别LC7.5-LC20,密度800-1400kg/m³,用以载重和保温的排架结构
构造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级别LC15-LC60,密度1400-1900kg/m³,用以承重构件或建筑物或建筑物
按石料种类归类:
全轻混凝土:大小骨料均是轻骨料
砂轻混凝土:细骨料为普通砂或部分轻砂
二、重要作用特点
1. 轻质高强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仅是水泥混凝土的50%-75%,强度级别可达LC60之上,强度明显优于同类型水泥混凝土。
2. 墙面保温
导热系数仅是0.3-1.0W/(m·K),1.5-1.8远低于水泥混凝土W/(m·K),出色的保温特性。
3. 耐火性能
耐火性能明显优于水泥混凝土,在600℃高温下仍能保持85%的室温强度,而水泥混凝土只有维持35%-75%。
4. 抗震性能
因为密度低、弹力磨具低,抗震性能约为水泥混凝土的1.3倍,砖砌体构造的1.7倍。
5. 耐久性能
具有优良的抗冻性、抗渗性及抗碳化特点,使用期限可与建筑物同样。
三、性能参数要求
1. 强度级别
LC5.0-LC60级以上,LC40级以上为高强型
70MPa以上抗压强度可达70MPa之上
2. 密度控制
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³
轻骨料混凝土构造密度为1400-1900kg//m³
3. 导热系数
保温型:0.060-0.135W/(m·K)
构造保温型:0.233-0.523W/(m·K)
4. 吸水性
轻骨料吸湿操作:粉煤灰陶粒≤2%,粘土陶粒≤10%
复合轻集料混泥土吸水性≤3%
四、施工工艺要求
1. 原料控制
轻骨料要求:
陶粒等粗骨料粒度较大≤30mm,不能含有超出大粒度2倍的颗粒
表观密度≤1100kg/m³,筒压强度≥2.5MPa
吸湿操作:1h吸湿操作≤22%
掺合料:42.5级或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宜选用
矿物掺合料:煤灰掺量15%-30%,矿渣粉掺量20%-40%
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计算选用肯定容积法或松散容积法,应符合强度级别和干表观密度档次的规定。水胶比一般为0.35-0.45,砂率维持在35%-45%。
3. 搅拌工艺
预湿解决方法:吸水性>10%的轻骨料需提前预湿,侵泡1-2钟头,操作1h吸水性≤22%
搅拌顺序:1. 先添加轻粗骨料、轻砂和部分水,拌和1分钟
2. 添加水泥、掺合料,搅拌30秒
3. 添加剩下的水与外加剂,再拌和1-1.5分钟
4. 浇制鼓捣
铸造乱倒高度不得超过1.5m,超出时应设串筒或滑管
鼓捣点间距为水泥混凝土的1/2,鼓捣时间为10-30秒
各层浇制厚度控制在300-350mm
5. 保养要求
常温下湿保养时间不少于14天
塑料膜遮盖保养时,应密封严密
冬天施工要采取保温对策,保证混泥土强度做到7MPa前不冻清理
五、适用范围
1. 高层建筑
梁、板、柱等用以高层建筑的承重构件,能缓解20%-30%的结构自重,降低路基荷载。
2. 大跨度桥梁
健全桥梁施工,尤其是预应力体制跟高强度轻骨料体系,可明显减轻桥梁自重。
3. 墙面保温
用以屋面找坡层和保温层,具有重量轻、保温、施工简单等优点。
4. 墙材制做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和墙板,约为轻骨料混凝土总用量的70%。
5. 特殊工程
声屏障: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声屏障
植生混凝土:用以河岸护坡和生态修复
彩色混凝土:用以园林绿化和排水路面
六、质量控制与验收
1. 原材料检验
每200m³轻骨料为一批,检验表观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吸水性
水泥、外加剂等按相应标准检验
2. 施工根据控制
每拌制100m³混凝土生产1组标准养护试块
每班不少于一次塌陷查验
运输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
3. 验收标准
执行《轻骨料混凝土运用标准规范》JGJ/T 12-2019,包含强度、密度、耐用性等数据。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在建筑节能、构造轻、抗震防灾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是建筑绿色、节能、可持续性发展关键材料种类。
1、基本定义和归类
1. 定义特性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是指由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掺合料和外加剂制成的干表观密度不超过1950kg/m³混泥土。这类混泥土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防火等鲜明特点,是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重要分类
按用途归类:
保温轻骨料混凝土:LC5.0-LC7强度级别.5、干表观密度≤800kg/m³,主要用于非承重保温排架结构
构造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级别LC7.5-LC20,密度800-1400kg/m³,用以载重和保温的排架结构
构造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级别LC15-LC60,密度1400-1900kg/m³,用以承重构件或建筑物或建筑物
按石料种类归类:
全轻混凝土:大小骨料均是轻骨料
砂轻混凝土:细骨料为普通砂或部分轻砂
二、重要作用特点
1. 轻质高强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仅是水泥混凝土的50%-75%,强度级别可达LC60之上,强度明显优于同类型水泥混凝土。
2. 墙面保温
导热系数仅是0.3-1.0W/(m·K),1.5-1.8远低于水泥混凝土W/(m·K),出色的保温特性。
3. 耐火性能
耐火性能明显优于水泥混凝土,在600℃高温下仍能保持85%的室温强度,而水泥混凝土只有维持35%-75%。
4. 抗震性能
因为密度低、弹力磨具低,抗震性能约为水泥混凝土的1.3倍,砖砌体构造的1.7倍。
5. 耐久性能
具有优良的抗冻性、抗渗性及抗碳化特点,使用期限可与建筑物同样。
三、性能参数要求
1. 强度级别
LC5.0-LC60级以上,LC40级以上为高强型
70MPa以上抗压强度可达70MPa之上
2. 密度控制
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³
轻骨料混凝土构造密度为1400-1900kg//m³
3. 导热系数
保温型:0.060-0.135W/(m·K)
构造保温型:0.233-0.523W/(m·K)
4. 吸水性
轻骨料吸湿操作:粉煤灰陶粒≤2%,粘土陶粒≤10%
复合轻集料混泥土吸水性≤3%
四、施工工艺要求
1. 原料控制
轻骨料要求:
陶粒等粗骨料粒度较大≤30mm,不能含有超出大粒度2倍的颗粒
表观密度≤1100kg/m³,筒压强度≥2.5MPa
吸湿操作:1h吸湿操作≤22%
掺合料:42.5级或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宜选用
矿物掺合料:煤灰掺量15%-30%,矿渣粉掺量20%-40%
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计算选用肯定容积法或松散容积法,应符合强度级别和干表观密度档次的规定。水胶比一般为0.35-0.45,砂率维持在35%-45%。
3. 搅拌工艺
预湿解决方法:吸水性>10%的轻骨料需提前预湿,侵泡1-2钟头,操作1h吸水性≤22%
搅拌顺序:1. 先添加轻粗骨料、轻砂和部分水,拌和1分钟
2. 添加水泥、掺合料,搅拌30秒
3. 添加剩下的水与外加剂,再拌和1-1.5分钟
4. 浇制鼓捣
铸造乱倒高度不得超过1.5m,超出时应设串筒或滑管
鼓捣点间距为水泥混凝土的1/2,鼓捣时间为10-30秒
各层浇制厚度控制在300-350mm
5. 保养要求
常温下湿保养时间不少于14天
塑料膜遮盖保养时,应密封严密
冬天施工要采取保温对策,保证混泥土强度做到7MPa前不冻清理
五、适用范围
1. 高层建筑
梁、板、柱等用以高层建筑的承重构件,能缓解20%-30%的结构自重,降低路基荷载。
2. 大跨度桥梁
健全桥梁施工,尤其是预应力体制跟高强度轻骨料体系,可明显减轻桥梁自重。
3. 墙面保温
用以屋面找坡层和保温层,具有重量轻、保温、施工简单等优点。
4. 墙材制做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和墙板,约为轻骨料混凝土总用量的70%。
5. 特殊工程
声屏障: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声屏障
植生混凝土:用以河岸护坡和生态修复
彩色混凝土:用以园林绿化和排水路面
六、质量控制与验收
1. 原材料检验
每200m³轻骨料为一批,检验表观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吸水性
水泥、外加剂等按相应标准检验
2. 施工根据控制
每拌制100m³混凝土生产1组标准养护试块
每班不少于一次塌陷查验
运输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
3. 验收标准
执行《轻骨料混凝土运用标准规范》JGJ/T 12-2019,包含强度、密度、耐用性等数据。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在建筑节能、构造轻、抗震防灾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是建筑绿色、节能、可持续性发展关键材料种类。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