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房屋加固用的碳纤维布怎么施工
- 发布时间:2025-10-30
房屋加固用碳纤维布施工技术
一个施工步骤和准备
施工准备:明确加固构件和受力途径,放线定位;如有必要,对原结构进行临时卸压,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和材料计划。
基层处理:去除装饰层、油污和松散层,露出坚固的混凝土;封闭/灌浆缝隙;将部件的角落磨成R≥20 mm弧形;用磨光机适当打毛,高压除灰,必要时用甲苯清洗,基面要舒适、干净。
配胶和底涂:根据产品技术数据表(TDS)配制底胶,均匀涂刷,厚度薄≤0.4 mm,不要漏涂和流动,表层以触摸舒适为准,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找平修复:用找平胶修复凹陷、蜂窝、模板错台等,尽量减小高差;角落继续修整为弧形,凝固后再施工。
重点规定:施工环境宜5~35℃、相对湿度为85%;混凝土表面含水量宜≤8%;底部强度不低于C15。
二粘贴碳纤维布操作要点
切割和放样:根据设计尺寸切割碳纤维布,尽量减少搭接;如需搭接,沿纤维方向搭接长度≥100 mm,错开每层搭接位置;现场切割长度宜≤3 方便操作。
预浸胶配制:严格按TDS计量配合比例(一般为A):B=2:1 或 3:1、质量比例),低速搅拌2。–3 min至颜色均匀,无气团;现在配合使用,可以在指定的使用时间内使用。
涂胶粘贴:在粘贴面上均匀涂抹预浸胶,将布料铺设整齐,用专用罗拉沿纤维方向反复滚压排气,使胶体充分浸泡纤维,排出气团;适度涂抹并巩固角落、顶部和孔洞附近。
双层施工:顶层布层表面触摸舒适后,再贴下一层,逐级重复;双层控制层间距,防止内部缺陷因未干燥固化而积累。
边缘与抗翘曲:沿布边缘粘贴压条或横着碳纤维固定,避免边缘翘曲。
现场: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应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采用可靠保护。
三是质量检验和一般缺点的
外观与粘结:施工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选用锤击/手压检查压实度;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总有效粘结面积应≥95%。
解决空鼓问题:局部空鼓,直径≤100 cm²可以通过注射修复;直径>100 cm²或者出现贯通性缺陷时,最好去掉重贴,保证搭接长度。
表面缺陷:如果部分平面或粘合剂不饱满,可以补刮找平胶,再滚压密实。
维护和限制:结束后24 h内防雨淋,防潮及机械撞击;平均气温20–25℃时保养≥3 d,10℃时≥7 d;只有在凝结到期并达到设计/供应商的要求后,才能受力或进行后续装饰。
四个环境条件和保护
环境状况:施工和凝结应在5~35℃、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进行;防止雨天、大风、高湿(≥85%RH)环境工作;底层含水量≤8%更有利于粘接。
施工方案:构件在施工前应尽量卸压;大规模开工前应做工艺性试贴,确定可执行性和质量牢固性。
规定: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区域应设置保护和警告,避免电源和带电体;现场保持优秀通风,人员佩戴护目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材料密封储存,远离火源和阳光照射。
五参考常见参数和验收。
项目一般操作值/规定
底层混凝土强度≥C15
施工温度/湿度 5~35℃;相对湿度为85%;底层含水量≤8%
底胶薄厚≤0.4 mm,均匀不漏涂
预浸胶配合比A:B=2:1 或 3:1(质量比),低速搅拌2。–3 min
碳纤维布搭接沿纤维方向≥100 mm,固层错开
表面保护固化后,建议抹灰或喷漆防火材料进行保护。
质量检验总有效粘接面积≥95%;根据大小对空鼓进行分类修复
保养时间 20–25℃≥3 d;10℃≥7 d
施工中避开电器设备和明火,通风良好,安全保护到位。
一个施工步骤和准备
施工准备:明确加固构件和受力途径,放线定位;如有必要,对原结构进行临时卸压,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和材料计划。
基层处理:去除装饰层、油污和松散层,露出坚固的混凝土;封闭/灌浆缝隙;将部件的角落磨成R≥20 mm弧形;用磨光机适当打毛,高压除灰,必要时用甲苯清洗,基面要舒适、干净。
配胶和底涂:根据产品技术数据表(TDS)配制底胶,均匀涂刷,厚度薄≤0.4 mm,不要漏涂和流动,表层以触摸舒适为准,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找平修复:用找平胶修复凹陷、蜂窝、模板错台等,尽量减小高差;角落继续修整为弧形,凝固后再施工。
重点规定:施工环境宜5~35℃、相对湿度为85%;混凝土表面含水量宜≤8%;底部强度不低于C15。
二粘贴碳纤维布操作要点
切割和放样:根据设计尺寸切割碳纤维布,尽量减少搭接;如需搭接,沿纤维方向搭接长度≥100 mm,错开每层搭接位置;现场切割长度宜≤3 方便操作。
预浸胶配制:严格按TDS计量配合比例(一般为A):B=2:1 或 3:1、质量比例),低速搅拌2。–3 min至颜色均匀,无气团;现在配合使用,可以在指定的使用时间内使用。
涂胶粘贴:在粘贴面上均匀涂抹预浸胶,将布料铺设整齐,用专用罗拉沿纤维方向反复滚压排气,使胶体充分浸泡纤维,排出气团;适度涂抹并巩固角落、顶部和孔洞附近。
双层施工:顶层布层表面触摸舒适后,再贴下一层,逐级重复;双层控制层间距,防止内部缺陷因未干燥固化而积累。
边缘与抗翘曲:沿布边缘粘贴压条或横着碳纤维固定,避免边缘翘曲。
现场: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应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采用可靠保护。
三是质量检验和一般缺点的
外观与粘结:施工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选用锤击/手压检查压实度;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总有效粘结面积应≥95%。
解决空鼓问题:局部空鼓,直径≤100 cm²可以通过注射修复;直径>100 cm²或者出现贯通性缺陷时,最好去掉重贴,保证搭接长度。
表面缺陷:如果部分平面或粘合剂不饱满,可以补刮找平胶,再滚压密实。
维护和限制:结束后24 h内防雨淋,防潮及机械撞击;平均气温20–25℃时保养≥3 d,10℃时≥7 d;只有在凝结到期并达到设计/供应商的要求后,才能受力或进行后续装饰。
四个环境条件和保护
环境状况:施工和凝结应在5~35℃、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进行;防止雨天、大风、高湿(≥85%RH)环境工作;底层含水量≤8%更有利于粘接。
施工方案:构件在施工前应尽量卸压;大规模开工前应做工艺性试贴,确定可执行性和质量牢固性。
规定: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区域应设置保护和警告,避免电源和带电体;现场保持优秀通风,人员佩戴护目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材料密封储存,远离火源和阳光照射。
五参考常见参数和验收。
项目一般操作值/规定
底层混凝土强度≥C15
施工温度/湿度 5~35℃;相对湿度为85%;底层含水量≤8%
底胶薄厚≤0.4 mm,均匀不漏涂
预浸胶配合比A:B=2:1 或 3:1(质量比),低速搅拌2。–3 min
碳纤维布搭接沿纤维方向≥100 mm,固层错开
表面保护固化后,建议抹灰或喷漆防火材料进行保护。
质量检验总有效粘接面积≥95%;根据大小对空鼓进行分类修复
保养时间 20–25℃≥3 d;10℃≥7 d
施工中避开电器设备和明火,通风良好,安全保护到位。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