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封缝胶如何使用
- 发布时间:2025-10-30
封缝胶使用环节与要点
一 适用工况与材料准备
适用范围:混凝土构件(梁板墙柱、基础、桥梁等)静止细裂缝的表面封闭;粘贴注胶底座/灌浆嘴;钢板/砖板接缝封闭、模板缝封堵等。
材料与工具:封缝胶(封口胶/底胶)、注缝胶(环氧修补/灌缝胶)、注胶底座、搅拌器、刮刀、手套护具、丙酮/酒精等清扫剂。
基面条件:裂缝两侧各2–3 cm范围需凿毛、除尘,油垢用丙酮/酒精去污;施工面需干爽、坚实、清扫。
配合比与凝固:严格按产品技术数据表(TDS)执行,常见为A:B=3:1或2:1;在≥5℃环境凝固,按说明控制可操作时间与凝固时长。
二 标准施工流程
1. 裂缝检查与标注
标注长度、宽度、深度、走向、是否渗水;必要时做压水/通气核查,确定封缝与注胶路径。
2. 基面处理
凿除松散物,钢丝刷清扫,去尘除油,压缩空气吹净并保持干爽。
3. 封缝与埋嘴
沿缝连续刮涂封缝胶成封闭带(宽深比宜为2:1),在裂缝交汇处、端部、较宽处设置注胶底座;确保形成进/排/出通道并匀称凝固。
4. 试漏与复封
封缝完成1–2 d后进行试漏(肥皂水+压缩空气),发现漏点复封,复检合格再进入注胶。
5. 配胶与注胶
按TDS称重A/B(常见2:1/3:1/4:1),低压、连续灌注,自下而上、由深到浅、由一端到另一端;常用压力约0.2–0.3 MPa,末端稳定出胶并再持压约10 min止。
6. 养护与复检
按TDS养护,必要时做压水/敲击复检,不密实处补注。
三 关键控制与常见错误
封缝质量:必须连续、致密、无气团;转角与端部要加厚加强,否则易从薄弱处泄压导致注胶失败。
灌注节奏:严禁多点同时灌注与鼓捣;必要时用助推器沿底面推进并人工排气,确保锚板下/缝底密实无空隙。
温湿控制:环境≥5℃、干爽无明水;低温/大风/高湿应采取升温、遮阳、防风等措施,避免早期强度发展受限。
基面污染/潮湿:油垢、尘埃、明水会显著降低粘结与密封效果,务必按规范清扫干爽。
试漏必做:未试漏直接注胶,常导致中途泄压、串胶、表面起鼓等质量问题。
一 适用工况与材料准备
适用范围:混凝土构件(梁板墙柱、基础、桥梁等)静止细裂缝的表面封闭;粘贴注胶底座/灌浆嘴;钢板/砖板接缝封闭、模板缝封堵等。
材料与工具:封缝胶(封口胶/底胶)、注缝胶(环氧修补/灌缝胶)、注胶底座、搅拌器、刮刀、手套护具、丙酮/酒精等清扫剂。
基面条件:裂缝两侧各2–3 cm范围需凿毛、除尘,油垢用丙酮/酒精去污;施工面需干爽、坚实、清扫。
配合比与凝固:严格按产品技术数据表(TDS)执行,常见为A:B=3:1或2:1;在≥5℃环境凝固,按说明控制可操作时间与凝固时长。
二 标准施工流程
1. 裂缝检查与标注
标注长度、宽度、深度、走向、是否渗水;必要时做压水/通气核查,确定封缝与注胶路径。
2. 基面处理
凿除松散物,钢丝刷清扫,去尘除油,压缩空气吹净并保持干爽。
3. 封缝与埋嘴
沿缝连续刮涂封缝胶成封闭带(宽深比宜为2:1),在裂缝交汇处、端部、较宽处设置注胶底座;确保形成进/排/出通道并匀称凝固。
4. 试漏与复封
封缝完成1–2 d后进行试漏(肥皂水+压缩空气),发现漏点复封,复检合格再进入注胶。
5. 配胶与注胶
按TDS称重A/B(常见2:1/3:1/4:1),低压、连续灌注,自下而上、由深到浅、由一端到另一端;常用压力约0.2–0.3 MPa,末端稳定出胶并再持压约10 min止。
6. 养护与复检
按TDS养护,必要时做压水/敲击复检,不密实处补注。
三 关键控制与常见错误
封缝质量:必须连续、致密、无气团;转角与端部要加厚加强,否则易从薄弱处泄压导致注胶失败。
灌注节奏:严禁多点同时灌注与鼓捣;必要时用助推器沿底面推进并人工排气,确保锚板下/缝底密实无空隙。
温湿控制:环境≥5℃、干爽无明水;低温/大风/高湿应采取升温、遮阳、防风等措施,避免早期强度发展受限。
基面污染/潮湿:油垢、尘埃、明水会显著降低粘结与密封效果,务必按规范清扫干爽。
试漏必做:未试漏直接注胶,常导致中途泄压、串胶、表面起鼓等质量问题。
- 上一篇:风力发电水泥塔筒拼接胶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