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标准规范
- 发布时间:2025-10-13
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标准规范清单与要点
一、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一览
标准号与名称 层级 适用范围与定位 当前状态 备注
GB/T 27806-2011 环氧沥青防腐涂料 国家标准 以环氧树脂+煤焦沥青为主要成膜物的双组分涂料,含普通型/厚浆型底、面漆;用于水下及地下钢结构与混凝土重防腐 现行 明确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贮存
HG/T 2884-1997 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分装) 行业标准(已作废) 早期“分装”型产品标准 已作废 历史参考,工程宜优先采用GB/T 27806-2011
SY/T 0447-96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行业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几布几油”结构与检验 现行(工程常用) 管道外防腐层构造、厚度、工艺与验收常用依据
SY/T 0457-2000 钢质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 行业标准 管道内防腐(液体环氧体系) 现行(工程常用) 内防腐设计与验收可参照执行
注:产品材料验收优先依据GB/T 27806-2011;管道外防腐层构造与工艺验收常配套SY/T 0447-96等行标执行。
二、GB/T 27806-2011 关键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分类与用途
分为普通型与厚浆型(均含底漆、面漆);适用于水下及地下钢结构与混凝土表面的重防腐涂装。
典型性能指标(节选)
不挥发物含量:普通型≥65%;厚浆型》95%(厚浆型不挥发物高,利于厚膜与低VOC)。
干燥时间:表干/实干按标准方法检验(具体数值以型式检验报告为准)。
耐冲击性:≥40 cm;弯曲试验:8/10 mm(弯曲轴径)。
耐介质:3% NaCl 168 h、5% NaOH 168 h、5% H2SO4 168 h、3号油漆溶剂油 48 h均“无异常”。
耐湿热性:120 h无异常;耐盐雾性:120 h无异常。
流挂性(厚浆型):控制指标为400 μm。
试板与条件
基材:马口铁板 200×100×(0。2~0。3) mm、钢板 120×50×0。5 mm、喷砂钢板 150×100×3 mm;喷砂除锈等级Sa 2½,表面粗糙度Ry 40~70 μm或60~100 μm。
制板与养护:按用途制板,常规在23±2℃、相对湿度规定条件下养护;主剂与固化剂23±2℃熟化30 min后制板。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在容器中状态、流挂性、不挥发物含量、适用期、施工性、干燥时间、漆膜外观。
型式检验:涵盖标准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弯曲/耐冲击每3个月至少一次,其余项目每年至少一次。
包装与贮存
标志按GB/T 9750;包装按GB/T 13491 一级包装;贮存应通风、干燥、避日光、隔绝火源、远离热源,并在包装上明示贮存期。
三、管道工程配套标准要点(外防腐与内防腐)
外防腐(埋地钢质管道)
采用环氧煤沥青底漆+面漆+玻璃纤维布加强的复合结构,常见做法有一布两油、三布两油、五布三油、七布四油;技术条件、厚度、工艺与检验按SY/T 0447-96执行,广泛用于输油、输气、供水、供热等埋地段。
内防腐(钢质管道)
采用液体环氧涂料(含环氧煤沥青体系)进行内防腐,设计与验收可按SY/T 0457-2000执行,适用于给排水、石化介质等管道内壁防腐场景。
四、工程实施与验收提示
基层与表面处理
钢材表面应坚实、洁净、无明水;喷砂除锈建议达到Sa 2½(或不低于Sa 2),喷砂后尽快涂装;喷砂表面粗糙度宜控制在Ry 40~100 μm区间,以提升附着力与致密性。
配比、熟化与施工
严格按产品技术文件控制双组分配比与搅拌工艺;混合后23±2℃熟化约30 min再施工;环境温度宜≥5℃、相对湿度≤75%,避免雨、雪、风沙及强紫外直晒;厚浆型宜多道分层达到设计干膜厚度。
质量检验
过程控制:记录配比、熟化时间、道数、湿/干膜厚度、环境条件;完成后按标准进行外观、厚度、干/实干时间、弯曲、冲击、耐介质、耐湿热、耐盐雾等项目检验;管道外防腐按SY/T 0447-96进行构造与厚度核验。
资料与标识
材料合格证、出厂/型式检验报告、MSDS与进场复验资料齐全;成品标识按GB/T 9750,贮存与运输按GB/T 13491执行。
一、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一览
标准号与名称 层级 适用范围与定位 当前状态 备注
GB/T 27806-2011 环氧沥青防腐涂料 国家标准 以环氧树脂+煤焦沥青为主要成膜物的双组分涂料,含普通型/厚浆型底、面漆;用于水下及地下钢结构与混凝土重防腐 现行 明确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贮存
HG/T 2884-1997 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分装) 行业标准(已作废) 早期“分装”型产品标准 已作废 历史参考,工程宜优先采用GB/T 27806-2011
SY/T 0447-96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行业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几布几油”结构与检验 现行(工程常用) 管道外防腐层构造、厚度、工艺与验收常用依据
SY/T 0457-2000 钢质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 行业标准 管道内防腐(液体环氧体系) 现行(工程常用) 内防腐设计与验收可参照执行
注:产品材料验收优先依据GB/T 27806-2011;管道外防腐层构造与工艺验收常配套SY/T 0447-96等行标执行。
二、GB/T 27806-2011 关键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分类与用途
分为普通型与厚浆型(均含底漆、面漆);适用于水下及地下钢结构与混凝土表面的重防腐涂装。
典型性能指标(节选)
不挥发物含量:普通型≥65%;厚浆型》95%(厚浆型不挥发物高,利于厚膜与低VOC)。
干燥时间:表干/实干按标准方法检验(具体数值以型式检验报告为准)。
耐冲击性:≥40 cm;弯曲试验:8/10 mm(弯曲轴径)。
耐介质:3% NaCl 168 h、5% NaOH 168 h、5% H2SO4 168 h、3号油漆溶剂油 48 h均“无异常”。
耐湿热性:120 h无异常;耐盐雾性:120 h无异常。
流挂性(厚浆型):控制指标为400 μm。
试板与条件
基材:马口铁板 200×100×(0。2~0。3) mm、钢板 120×50×0。5 mm、喷砂钢板 150×100×3 mm;喷砂除锈等级Sa 2½,表面粗糙度Ry 40~70 μm或60~100 μm。
制板与养护:按用途制板,常规在23±2℃、相对湿度规定条件下养护;主剂与固化剂23±2℃熟化30 min后制板。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在容器中状态、流挂性、不挥发物含量、适用期、施工性、干燥时间、漆膜外观。
型式检验:涵盖标准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弯曲/耐冲击每3个月至少一次,其余项目每年至少一次。
包装与贮存
标志按GB/T 9750;包装按GB/T 13491 一级包装;贮存应通风、干燥、避日光、隔绝火源、远离热源,并在包装上明示贮存期。
三、管道工程配套标准要点(外防腐与内防腐)
外防腐(埋地钢质管道)
采用环氧煤沥青底漆+面漆+玻璃纤维布加强的复合结构,常见做法有一布两油、三布两油、五布三油、七布四油;技术条件、厚度、工艺与检验按SY/T 0447-96执行,广泛用于输油、输气、供水、供热等埋地段。
内防腐(钢质管道)
采用液体环氧涂料(含环氧煤沥青体系)进行内防腐,设计与验收可按SY/T 0457-2000执行,适用于给排水、石化介质等管道内壁防腐场景。
四、工程实施与验收提示
基层与表面处理
钢材表面应坚实、洁净、无明水;喷砂除锈建议达到Sa 2½(或不低于Sa 2),喷砂后尽快涂装;喷砂表面粗糙度宜控制在Ry 40~100 μm区间,以提升附着力与致密性。
配比、熟化与施工
严格按产品技术文件控制双组分配比与搅拌工艺;混合后23±2℃熟化约30 min再施工;环境温度宜≥5℃、相对湿度≤75%,避免雨、雪、风沙及强紫外直晒;厚浆型宜多道分层达到设计干膜厚度。
质量检验
过程控制:记录配比、熟化时间、道数、湿/干膜厚度、环境条件;完成后按标准进行外观、厚度、干/实干时间、弯曲、冲击、耐介质、耐湿热、耐盐雾等项目检验;管道外防腐按SY/T 0447-96进行构造与厚度核验。
资料与标识
材料合格证、出厂/型式检验报告、MSDS与进场复验资料齐全;成品标识按GB/T 9750,贮存与运输按GB/T 13491执行。
- 上一篇:高延性混凝土国家标准规范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