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施工方法
- 发布时间:2025-10-1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施工方法
高延性混凝土是一种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如单丝纤维、粗纤维)等组成的特种混凝土,具有高韧性、高抗裂、高耐损伤特性,广泛应用于砌体结构(如砖墙、石墙)、混凝土结构(如梁、柱、剪力墙)的加固工程,可提高结构抗剪、抗压承载力及抗震性能。其施工流程需“基层预处理→纤维与材料准备→分层压抹→养护防护”的标准化步骤,确保加固效果。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如符合《既有建筑加固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J33/T1328-2024的产品),配套材料包括合成纤维(断裂强度≥1200N/mm²、断裂伸长率2.0~8.0%,耐碱性能保持率≥95%)、拌合水(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界面剂(增强基层粘结)等。材料需存放在5-35℃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结块或冻结。
2. 工具准备:备齐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min,用于充分搅拌纤维与浆料)、搅拌桶(洁净无杂物,容量≥50L)、抹子(100-150mm宽,用于压抹)、刮板(用于找平)、喷雾器(用于墙面湿润)、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避免接触水泥粉尘或化学添加剂)。
3. 基层检查:全面检查待加固基层(如砖墙、混凝土梁),清除表面的油污、浮灰、松散颗粒(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修补模板拼缝、蜂窝、麻面等缺陷(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养护24小时);确保基层坚实、平整,无裂缝(宽度>0.5mm的裂缝需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灌注)、起砂等缺陷;基层含水率需≤8%(用湿度计检测),避免浆料附着力差。
二、基层预处理
1. 清除松散物:用铁镐、电动钢丝刷或磨光机剔除基层破损部位的松动混凝土或粉刷层,直至露出新鲜骨料(避免残留松散颗粒影响粘结);外露钢筋,用电动砂轮磨光片去除锈蚀部分,至露出金属光泽(防止钢筋继续锈蚀导致加固层脱落)。
2. 基层打磨与清理:采用喷砂、砼抛丸机或压力水喷毛等方法对基层进行打毛,打毛深度控制在1-3mm内(增强高延性混凝土与基层的粘结力);表面蜂窝、麻面等缺陷需用切割机切除薄弱部分(边缘整齐),并用环氧树脂密封胶修补裂缝(宽度>0.5mm);裂缝处理后,用吸尘器清除表面灰尘。
3. 涂刷界面剂:在处理好的基层表面,用滚筒刷均匀涂刷高延性混凝土专用界面剂(将界面剂与水按1:0.5-1:1比例混合),厚度约0.1-0.2mm;涂刷时需“薄而匀”,重点处理阴阳角、墙根、管根等薄弱部位;界面剂固化20-60分钟(以手触拉丝至10mm断开为准)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4. 墙面湿润:施工前2-3小时,用喷雾器对基层表面反复浇水,使基层充分湿润(无明水);避免基层干燥吸收浆料水分,导致浆料流动性下降或开裂。
三、浆料配制
1. 配合比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调配(通常A料:B料:水=40kg:1小袋:12kg±1kg,如40kg水泥基材料+1小袋纤维+12kg水;单组份干粉可直接加水搅拌),禁止擅自添加外加剂或外掺料(如减水剂、增稠剂),避免影响高延性混凝土的韧性、强度与流动性。
2. 搅拌要求:将A料倒入洁净的搅拌桶中,开启搅拌机并缓慢加入90%的水(约10.8kg),搅拌3-5分钟至均匀;然后加入B料(纤维),边加边搅拌,再加入剩余10%的水(约1.2kg),继续搅拌7-10分钟,直至纤维完全分散(无结块、沉淀);搅拌时采用“低速搅拌+间歇刮壁”的方式(避免混入空气,防止高延性混凝土层出现气泡)。
3. 熟化与过滤:调配好的浆料需静置熟化15-30分钟(使纤维与胶凝材料充分反应),提高浆料的致密性与附着力;熟化后用200目纱网过滤,去除未分散的纤维颗粒或杂质,确保涂抹效果。
四、高延性混凝土压抹
1. 施工方式选择:优先采用手工压抹(适用于大面积平整墙面,如砖墙、石墙),确保浆料与基层充分粘结;阴阳角、管根等复杂部位,采用刮板辅助刮平(避免局部缺浆);若需快速施工(如大面积墙体),可采用机械喷涂(用专用喷枪,喷嘴尺寸1.5-2.0mm,压力0.3-0.5MPa),但需注意控制喷涂厚度均匀。
2. 分层压抹要求:按设计厚度(通常10-20mm,抗震加固需满足当地规范要求)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大于15mm;diyi层压抹时,用抹子将浆料均匀摊铺在基层上,用刮板刮平(避免出现凹凸不平),待diyi层初凝(约4-6小时,用手轻触无粘感)后,再进行层压抹;层压抹前,需将diyi层表面打磨粗糙(用钢丝刷轻刷),以增强层间粘结,压抹后用抹子抹平压光(确保表面平整、密实)。
3. 厚度与平整度控制:高延性混凝土层总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偏差≤10%),用磁性测厚仪或超声波测厚仪随机抽检3-5个点;涂抹过程中需用1m靠尺检查平整度,确保墙面平整(误差≤2mm),阴阳角、分格缝等部位圆顺(用抹子修整)。
五、养护与固化
1. 初期养护:压抹完毕12小时内(浆料初凝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紫外线照射、雨水冲刷或灰尘污染);养护期间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避免破坏高延性混凝土层。
2. 湿养护要求:初期养护后,每天洒水1-2次(保持表面湿润);春夏季养护7天,秋冬季养护14天(温度<5℃时,需用棉被或岩棉被覆盖保温,避免冻害);养护期间需保持环境相对湿度≥60%,防止高延性混凝土层失水过快开裂。
3. 固化检查:养护期满后,检查高延性混凝土层是否有开裂、起粉、脱落、气泡等缺陷;若有缺陷,需用同批高延性混凝土修补(用砂纸打磨缺陷部位至平整,清理干净后涂装);固化后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应密实、无针孔(用榔头轻敲,声音清脆),表面呈现均匀的颜色。
六、施工注意事项
1. 材料与搅拌要求:高延性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不得掺加其他材料(如水泥、砂),尤其不得随意添加水(避免改变配合比,影响性能);每次出料完成后,需清洗搅拌机(避免纤维残留影响下次搅拌);现场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加热搅拌用水)。
2. 施工时间控制:夏季施工时,高延性混凝土需在出料后40分钟内用完(避免流动性下降);冬季施工时,需在60分钟内用完(避免冻结);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浆料结块或流动性丧失,需重新搅拌或废弃。
3. 成品保护:养护期间,需在加固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如“禁止踩踏”“正在养护”),避免无关人员进入;若需在养护期间进行其他施工(如水电安装),需采取防护措施(如覆盖木板),避免破坏高延性混凝土层。
高延性混凝土是一种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如单丝纤维、粗纤维)等组成的特种混凝土,具有高韧性、高抗裂、高耐损伤特性,广泛应用于砌体结构(如砖墙、石墙)、混凝土结构(如梁、柱、剪力墙)的加固工程,可提高结构抗剪、抗压承载力及抗震性能。其施工流程需“基层预处理→纤维与材料准备→分层压抹→养护防护”的标准化步骤,确保加固效果。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如符合《既有建筑加固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J33/T1328-2024的产品),配套材料包括合成纤维(断裂强度≥1200N/mm²、断裂伸长率2.0~8.0%,耐碱性能保持率≥95%)、拌合水(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界面剂(增强基层粘结)等。材料需存放在5-35℃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结块或冻结。
2. 工具准备:备齐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min,用于充分搅拌纤维与浆料)、搅拌桶(洁净无杂物,容量≥50L)、抹子(100-150mm宽,用于压抹)、刮板(用于找平)、喷雾器(用于墙面湿润)、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避免接触水泥粉尘或化学添加剂)。
3. 基层检查:全面检查待加固基层(如砖墙、混凝土梁),清除表面的油污、浮灰、松散颗粒(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修补模板拼缝、蜂窝、麻面等缺陷(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养护24小时);确保基层坚实、平整,无裂缝(宽度>0.5mm的裂缝需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灌注)、起砂等缺陷;基层含水率需≤8%(用湿度计检测),避免浆料附着力差。
二、基层预处理
1. 清除松散物:用铁镐、电动钢丝刷或磨光机剔除基层破损部位的松动混凝土或粉刷层,直至露出新鲜骨料(避免残留松散颗粒影响粘结);外露钢筋,用电动砂轮磨光片去除锈蚀部分,至露出金属光泽(防止钢筋继续锈蚀导致加固层脱落)。
2. 基层打磨与清理:采用喷砂、砼抛丸机或压力水喷毛等方法对基层进行打毛,打毛深度控制在1-3mm内(增强高延性混凝土与基层的粘结力);表面蜂窝、麻面等缺陷需用切割机切除薄弱部分(边缘整齐),并用环氧树脂密封胶修补裂缝(宽度>0.5mm);裂缝处理后,用吸尘器清除表面灰尘。
3. 涂刷界面剂:在处理好的基层表面,用滚筒刷均匀涂刷高延性混凝土专用界面剂(将界面剂与水按1:0.5-1:1比例混合),厚度约0.1-0.2mm;涂刷时需“薄而匀”,重点处理阴阳角、墙根、管根等薄弱部位;界面剂固化20-60分钟(以手触拉丝至10mm断开为准)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4. 墙面湿润:施工前2-3小时,用喷雾器对基层表面反复浇水,使基层充分湿润(无明水);避免基层干燥吸收浆料水分,导致浆料流动性下降或开裂。
三、浆料配制
1. 配合比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调配(通常A料:B料:水=40kg:1小袋:12kg±1kg,如40kg水泥基材料+1小袋纤维+12kg水;单组份干粉可直接加水搅拌),禁止擅自添加外加剂或外掺料(如减水剂、增稠剂),避免影响高延性混凝土的韧性、强度与流动性。
2. 搅拌要求:将A料倒入洁净的搅拌桶中,开启搅拌机并缓慢加入90%的水(约10.8kg),搅拌3-5分钟至均匀;然后加入B料(纤维),边加边搅拌,再加入剩余10%的水(约1.2kg),继续搅拌7-10分钟,直至纤维完全分散(无结块、沉淀);搅拌时采用“低速搅拌+间歇刮壁”的方式(避免混入空气,防止高延性混凝土层出现气泡)。
3. 熟化与过滤:调配好的浆料需静置熟化15-30分钟(使纤维与胶凝材料充分反应),提高浆料的致密性与附着力;熟化后用200目纱网过滤,去除未分散的纤维颗粒或杂质,确保涂抹效果。
四、高延性混凝土压抹
1. 施工方式选择:优先采用手工压抹(适用于大面积平整墙面,如砖墙、石墙),确保浆料与基层充分粘结;阴阳角、管根等复杂部位,采用刮板辅助刮平(避免局部缺浆);若需快速施工(如大面积墙体),可采用机械喷涂(用专用喷枪,喷嘴尺寸1.5-2.0mm,压力0.3-0.5MPa),但需注意控制喷涂厚度均匀。
2. 分层压抹要求:按设计厚度(通常10-20mm,抗震加固需满足当地规范要求)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大于15mm;diyi层压抹时,用抹子将浆料均匀摊铺在基层上,用刮板刮平(避免出现凹凸不平),待diyi层初凝(约4-6小时,用手轻触无粘感)后,再进行层压抹;层压抹前,需将diyi层表面打磨粗糙(用钢丝刷轻刷),以增强层间粘结,压抹后用抹子抹平压光(确保表面平整、密实)。
3. 厚度与平整度控制:高延性混凝土层总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偏差≤10%),用磁性测厚仪或超声波测厚仪随机抽检3-5个点;涂抹过程中需用1m靠尺检查平整度,确保墙面平整(误差≤2mm),阴阳角、分格缝等部位圆顺(用抹子修整)。
五、养护与固化
1. 初期养护:压抹完毕12小时内(浆料初凝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防止紫外线照射、雨水冲刷或灰尘污染);养护期间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或进行后续施工(如贴砖、安装设备),避免破坏高延性混凝土层。
2. 湿养护要求:初期养护后,每天洒水1-2次(保持表面湿润);春夏季养护7天,秋冬季养护14天(温度<5℃时,需用棉被或岩棉被覆盖保温,避免冻害);养护期间需保持环境相对湿度≥60%,防止高延性混凝土层失水过快开裂。
3. 固化检查:养护期满后,检查高延性混凝土层是否有开裂、起粉、脱落、气泡等缺陷;若有缺陷,需用同批高延性混凝土修补(用砂纸打磨缺陷部位至平整,清理干净后涂装);固化后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应密实、无针孔(用榔头轻敲,声音清脆),表面呈现均匀的颜色。
六、施工注意事项
1. 材料与搅拌要求:高延性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不得掺加其他材料(如水泥、砂),尤其不得随意添加水(避免改变配合比,影响性能);每次出料完成后,需清洗搅拌机(避免纤维残留影响下次搅拌);现场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加热搅拌用水)。
2. 施工时间控制:夏季施工时,高延性混凝土需在出料后40分钟内用完(避免流动性下降);冬季施工时,需在60分钟内用完(避免冻结);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浆料结块或流动性丧失,需重新搅拌或废弃。
3. 成品保护:养护期间,需在加固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如“禁止踩踏”“正在养护”),避免无关人员进入;若需在养护期间进行其他施工(如水电安装),需采取防护措施(如覆盖木板),避免破坏高延性混凝土层。
- 上一篇:高铁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