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二衬带模注浆管
- 发布时间:2025-10-09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基本定义
二衬带模注浆管是隧道二次衬砌(二衬)施工中带模注浆工艺的核心预埋部件,用于解决衬砌拱顶混凝土不密实、脱空等问题。其通过在二衬台车模板顶部预埋注浆管,待混凝土浇筑后(未脱模前)注入高流动性浆液,填充衬砌与防水板间的空隙,提升衬砌整体性与防水性能。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核心功能
1. 填充空隙:注入的浆液能充分填充二衬拱顶与防水板之间的脱空区,消除“空洞”隐患;
2. 增强整体性:浆液与二衬混凝土结合,形成连续整体,提高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
3. 预防渗漏水:封闭衬砌背后的空隙,阻止地下水渗透,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4. 施工简单:结合带模注浆工艺,无需脱模后二次钻孔,减少对衬砌的扰动,提高施工效率。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常见类型与规格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注浆管主要为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注浆管,其规格参数如下:
公称直径:36mm(满足浆液流通需求);
壁厚:10.5mm(保证管体强度,防止混凝土挤压变形);
长度:≥650mm(可根据衬砌厚度调整,确保伸入衬砌内部);
抗压强度:≥100MPa(高于普通混凝土,适应隧道高压环境);
特点:与混凝土粘结性好、可切割加工、耐久性强(使用寿命超过混凝土衬砌)。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施工要点
1. 预埋安装:
在二衬台车模板顶部预留孔洞(直径约40mm),将RPC注浆管插入孔洞,管口顶住防水板,下端伸出模板10-20cm(确保伸入衬砌内部)。安装后用法兰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移位。
2. 注浆时机:
拱顶混凝土浇筑完成2-3小时内(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注浆,此时混凝土尚未完全硬化,浆液能更好地填充空隙。
3. 浆液要求:
采用微膨胀、高流动性、早强砂浆(如CGM充填砂浆),水灰比一般为0.18(可根据现场调整)。浆液需连续拌制,避免沉淀,确保流动性(坍落度≥24cm)。
4. 注浆过程控制:
注浆顺序:从台车低端向高端依次注浆,避免浆液倒流;
压力控制:注浆压力不超过1.0MPa(防止损坏模板或混凝土),若压力达到1.0MPa仍未出浓浆,需更换排气孔继续注浆;
结束标准:排气孔或端头模流出浓浆(无气泡、无离析),即可停止注浆。
5. 注浆后处理:
注浆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注浆管,封堵管口(防止杂物进入);浆液初凝后(约4-6小时),卸除法兰固定件。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检验:
RPC注浆管需检查抗压强度、壁厚、长度等指标(每批进场材料抽样检验);注浆砂浆需检查水灰比、坍落度、膨胀率(每100m³抽检1次)。
2. 注浆效果检测:
采用地质雷达法或超声波法检测衬砌背后空隙填充情况;必要时进行钻孔取芯,检查浆液与混凝土的粘结质量(芯样饱满、无空隙)。
3. 过程记录:
记注浆量、注浆压力、结束时间等参数(每板衬砌单独记录),确保注浆符合设计要求。
二衬带模注浆管是隧道二次衬砌(二衬)施工中带模注浆工艺的核心预埋部件,用于解决衬砌拱顶混凝土不密实、脱空等问题。其通过在二衬台车模板顶部预埋注浆管,待混凝土浇筑后(未脱模前)注入高流动性浆液,填充衬砌与防水板间的空隙,提升衬砌整体性与防水性能。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核心功能
1. 填充空隙:注入的浆液能充分填充二衬拱顶与防水板之间的脱空区,消除“空洞”隐患;
2. 增强整体性:浆液与二衬混凝土结合,形成连续整体,提高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
3. 预防渗漏水:封闭衬砌背后的空隙,阻止地下水渗透,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4. 施工简单:结合带模注浆工艺,无需脱模后二次钻孔,减少对衬砌的扰动,提高施工效率。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常见类型与规格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注浆管主要为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注浆管,其规格参数如下:
公称直径:36mm(满足浆液流通需求);
壁厚:10.5mm(保证管体强度,防止混凝土挤压变形);
长度:≥650mm(可根据衬砌厚度调整,确保伸入衬砌内部);
抗压强度:≥100MPa(高于普通混凝土,适应隧道高压环境);
特点:与混凝土粘结性好、可切割加工、耐久性强(使用寿命超过混凝土衬砌)。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施工要点
1. 预埋安装:
在二衬台车模板顶部预留孔洞(直径约40mm),将RPC注浆管插入孔洞,管口顶住防水板,下端伸出模板10-20cm(确保伸入衬砌内部)。安装后用法兰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移位。
2. 注浆时机:
拱顶混凝土浇筑完成2-3小时内(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注浆,此时混凝土尚未完全硬化,浆液能更好地填充空隙。
3. 浆液要求:
采用微膨胀、高流动性、早强砂浆(如CGM充填砂浆),水灰比一般为0.18(可根据现场调整)。浆液需连续拌制,避免沉淀,确保流动性(坍落度≥24cm)。
4. 注浆过程控制:
注浆顺序:从台车低端向高端依次注浆,避免浆液倒流;
压力控制:注浆压力不超过1.0MPa(防止损坏模板或混凝土),若压力达到1.0MPa仍未出浓浆,需更换排气孔继续注浆;
结束标准:排气孔或端头模流出浓浆(无气泡、无离析),即可停止注浆。
5. 注浆后处理:
注浆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注浆管,封堵管口(防止杂物进入);浆液初凝后(约4-6小时),卸除法兰固定件。
二衬带模注浆管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检验:
RPC注浆管需检查抗压强度、壁厚、长度等指标(每批进场材料抽样检验);注浆砂浆需检查水灰比、坍落度、膨胀率(每100m³抽检1次)。
2. 注浆效果检测:
采用地质雷达法或超声波法检测衬砌背后空隙填充情况;必要时进行钻孔取芯,检查浆液与混凝土的粘结质量(芯样饱满、无空隙)。
3. 过程记录:
记注浆量、注浆压力、结束时间等参数(每板衬砌单独记录),确保注浆符合设计要求。
- 上一篇:盾构管片壁厚同步注浆材料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