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加固灌浆料使用说明书
- 发布时间:2025-10-03
加固灌浆材料操作手册
一、产品钢筋灌浆材料要以高强度水泥为掺合料,复合超细骨料(石英沙)、聚合物乳液、添加物、膨胀剂和其它外加剂制成的独特修补材料具有高循环、早期强度、高韧性、微膨胀、无收缩等优点。主要用于混泥土工程加固、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钢结构、基本联接等场景,可实现“等同预埋”的锚固效果,修补构造的综合性和承载力。
二、主要用途
1. 混泥土工程加固:梁、柱、板、墙等构件页面提升加固、裂缝修复、蜂窝麻面修补;
2. 设备基础灌浆:设备基础、地脚螺栓、钢结构(钢柱、铁轨)及基础联接的二次灌浆;
3. 变形缝嵌固:地铁、隧道、地下工程逆玩法变形缝密封处理;
4. 道路与桥梁:地板、桥梁支座、变形缝的加固加固。
三、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依据病害面积或体积计算灌浆材料用量(参照:每平米3mm厚约5kg),准备强制搅拌机(或手电钻改造搅拌器)、高压泵、钢刷、刮尺、塑料膜、模板等工具;
底层查验:消除修补地区周边的污渍,鉴别病害范畴(如用铅笔标识间隙,用石灰像框标识孔隙)。
2. 基层处理
清除松散:用钢刷彻底解决混泥土、碎石、油迹(用洗洁精) 沸水清理),确保底层坚固;
清理淋湿:用高压泵清洗底层(压力水泵清洗)≥0.3MPa),清除灰尘和沉渣;将底层侵泡至“饱和但无明水”(冬天应用)≤65℃温水,防止底层受寒);
页面解决方法:裂缝宽度>在孔眼较深的3mm或部位,涂刷专用界面剂(或稀释灌浆材料),造成“粘合过渡层”,改进灌浆材料和原混泥土的结合。
3. 材料制得
配置要求:严格遵守产品手册的比例混合(一般为灌浆材料:水=4:1~5:1、重量比,如10kg灌浆材料加2-2.5kg水);禁止擅自增加或减少用水量(强度过多造成混和艰难);
拌和方式:把水倒进拌和容器里,慢慢添加灌浆材料,用搅拌机搅拌3-5分钟,直到混合物匀称无粉末、无结团(冬天施工时,应用≤65℃温水拌和,确保料温≥10℃)。
4. 灌浆施工
灌浆方式挑选:
自重法:适用小面积、浅空隙(总总宽)≤5mm),运用灌浆材料的流动性,从一端引入,自然加上空隙;
上台漏斗法:适用规模性或深层间隙(>5mm),依据漏斗提升灌浆料位差,确保加上密实;
压力灌浆法:适用大空隙(>1mm)或带水堵漏(如地底涌水),用注浆泵充压引入,确保料浆渗入深层;
灌浆操作:将搅拌好的灌浆材料倒进灌浆设备上,已经从间隙低端或预埋灌浆孔引入,迟缓退出灌浆管,保证孔里充满料浆(支管外溢料浆,无气泡时停止);孔眼,从底部往上加上,避免汽体残余(可用刮刀不断夯实);
疑难问题:灌浆环节中避免振捣(防止离析),如需引流,用竹条或钢筋轻轻推动;一次灌浆薄厚厚,一次灌浆≤100mm,如果需要两层灌浆,必须在下层初凝后开展。
5. 保养与凝固
遮盖保湿:灌浆后,立即用塑料膜遮盖表层(防止水份迅速蒸发),随后遮盖草袋或岩棉被(保持温度≥5℃);
保养时间:常温下保养3-7天(冬天延至7-10天),期内禁止行人、车子踩踏或沉积起吊;
敞开式交通:25℃时,轻形交通(如路人、小型车)可在保养2-4小时后开放。;重型交通(如货车、公交车)可在7天后开启(冬天需延至10多天)。
四、疑难问题
1. 施工环境要求:施工工作温度应是5℃-35℃(小于5℃,采用加温策略,如用热风机加温底层;35℃之上必须遮光减温,避免材料迅速干躁干固);空气湿度≤70%;雨天、大风天禁止施工(降雨会稀释材料,伤害粘合);
2. 材料贮存:灌浆材料应存放干燥通风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未开封产品保质期为6-12个月(以产品标签为准);开封后未使用的材料应密封保存(防止反潮结块),下次使用前拌匀;
3. 施工:施工队需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材料接触皮肤或眼睛);如不慎触碰,立即用很多清水冲洗(若误吞,需立即就诊);
4. 质量控制:开工前查验底层强度(≥C15)、干燥度(含水量≤17%);严格把控施工中的水灰比(禁止随便加水);质量检验结束后:① 外观检验(整洁、无气泡、无裂缝);② 强度测试(28天抗压强度检测(28天抗压强度检测)≥原混凝土设计强度为90%,用回弹仪检测);③ 渗水实验(有防水要求部位,进行24钟头灌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一、产品钢筋灌浆材料要以高强度水泥为掺合料,复合超细骨料(石英沙)、聚合物乳液、添加物、膨胀剂和其它外加剂制成的独特修补材料具有高循环、早期强度、高韧性、微膨胀、无收缩等优点。主要用于混泥土工程加固、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钢结构、基本联接等场景,可实现“等同预埋”的锚固效果,修补构造的综合性和承载力。
二、主要用途
1. 混泥土工程加固:梁、柱、板、墙等构件页面提升加固、裂缝修复、蜂窝麻面修补;
2. 设备基础灌浆:设备基础、地脚螺栓、钢结构(钢柱、铁轨)及基础联接的二次灌浆;
3. 变形缝嵌固:地铁、隧道、地下工程逆玩法变形缝密封处理;
4. 道路与桥梁:地板、桥梁支座、变形缝的加固加固。
三、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依据病害面积或体积计算灌浆材料用量(参照:每平米3mm厚约5kg),准备强制搅拌机(或手电钻改造搅拌器)、高压泵、钢刷、刮尺、塑料膜、模板等工具;
底层查验:消除修补地区周边的污渍,鉴别病害范畴(如用铅笔标识间隙,用石灰像框标识孔隙)。
2. 基层处理
清除松散:用钢刷彻底解决混泥土、碎石、油迹(用洗洁精) 沸水清理),确保底层坚固;
清理淋湿:用高压泵清洗底层(压力水泵清洗)≥0.3MPa),清除灰尘和沉渣;将底层侵泡至“饱和但无明水”(冬天应用)≤65℃温水,防止底层受寒);
页面解决方法:裂缝宽度>在孔眼较深的3mm或部位,涂刷专用界面剂(或稀释灌浆材料),造成“粘合过渡层”,改进灌浆材料和原混泥土的结合。
3. 材料制得
配置要求:严格遵守产品手册的比例混合(一般为灌浆材料:水=4:1~5:1、重量比,如10kg灌浆材料加2-2.5kg水);禁止擅自增加或减少用水量(强度过多造成混和艰难);
拌和方式:把水倒进拌和容器里,慢慢添加灌浆材料,用搅拌机搅拌3-5分钟,直到混合物匀称无粉末、无结团(冬天施工时,应用≤65℃温水拌和,确保料温≥10℃)。
4. 灌浆施工
灌浆方式挑选:
自重法:适用小面积、浅空隙(总总宽)≤5mm),运用灌浆材料的流动性,从一端引入,自然加上空隙;
上台漏斗法:适用规模性或深层间隙(>5mm),依据漏斗提升灌浆料位差,确保加上密实;
压力灌浆法:适用大空隙(>1mm)或带水堵漏(如地底涌水),用注浆泵充压引入,确保料浆渗入深层;
灌浆操作:将搅拌好的灌浆材料倒进灌浆设备上,已经从间隙低端或预埋灌浆孔引入,迟缓退出灌浆管,保证孔里充满料浆(支管外溢料浆,无气泡时停止);孔眼,从底部往上加上,避免汽体残余(可用刮刀不断夯实);
疑难问题:灌浆环节中避免振捣(防止离析),如需引流,用竹条或钢筋轻轻推动;一次灌浆薄厚厚,一次灌浆≤100mm,如果需要两层灌浆,必须在下层初凝后开展。
5. 保养与凝固
遮盖保湿:灌浆后,立即用塑料膜遮盖表层(防止水份迅速蒸发),随后遮盖草袋或岩棉被(保持温度≥5℃);
保养时间:常温下保养3-7天(冬天延至7-10天),期内禁止行人、车子踩踏或沉积起吊;
敞开式交通:25℃时,轻形交通(如路人、小型车)可在保养2-4小时后开放。;重型交通(如货车、公交车)可在7天后开启(冬天需延至10多天)。
四、疑难问题
1. 施工环境要求:施工工作温度应是5℃-35℃(小于5℃,采用加温策略,如用热风机加温底层;35℃之上必须遮光减温,避免材料迅速干躁干固);空气湿度≤70%;雨天、大风天禁止施工(降雨会稀释材料,伤害粘合);
2. 材料贮存:灌浆材料应存放干燥通风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未开封产品保质期为6-12个月(以产品标签为准);开封后未使用的材料应密封保存(防止反潮结块),下次使用前拌匀;
3. 施工:施工队需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材料接触皮肤或眼睛);如不慎触碰,立即用很多清水冲洗(若误吞,需立即就诊);
4. 质量控制:开工前查验底层强度(≥C15)、干燥度(含水量≤17%);严格把控施工中的水灰比(禁止随便加水);质量检验结束后:① 外观检验(整洁、无气泡、无裂缝);② 强度测试(28天抗压强度检测(28天抗压强度检测)≥原混凝土设计强度为90%,用回弹仪检测);③ 渗水实验(有防水要求部位,进行24钟头灌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 上一篇: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