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高延性混凝土柱子加固怎么施工
- 发布时间:2025-08-26
高延性混凝土柱加固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的核心优势及设计原则
高延性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以显著提高柱子加固工程中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加固方案的设计应满足结构性和稳定性提高、加固材料与原混凝土兼容性、建筑法规和标准1的三个核心要求。在设计阶段,加固范围和材料用量应通过结构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测试(如原混凝土强度和钢筋)来确定。如有必要,应结合元模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施工材料选择标准和技术参数
加固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固效果,加固高延性混凝土柱需要注意以下材料特性:
高强:加固材料需要足够的抗压、抗拉强度,一般要求轴心抗压强度。≥与原混凝土强度比不低于1.21的60MPa
粘结性能:采用改性环氧基粘结剂,其28天的拉伸粘结强度应为≥3.5MPa,确保与原混凝土界面协同受力3
耐久性:优先选用P8以上抗渗等级、F200抗冻等级的高延性混凝土,同时与阻锈剂混合,提高钢筋防腐能力1
配套材料:A级植筋胶(如改性环氧型)应用于植筋加固,其胶体性能应符合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要求。
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
1. 前期准备和基层处理
结构评估:采用回弹法检测原柱混凝土强度,超声探伤检测内部缺陷,确定加固区域及损伤程度2
表面处理:
采用高压水枪(压力水枪)清除柱面浮浆、油污和风化层。≥0.5MPa)清洗至露出新鲜混凝土界面
对裂缝宽度≥在0.2mm的区域,用环氧灌浆料灌注修补,深度超过50mm时需要设置灌浆嘴2。
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弹出加固范围线,控制植筋位置误差。±5mm内3
2. 重点施工工序实施要点
工序名称操作步骤质量控制标准
植筋施工 1. 钻孔(直径比钢筋大4-6mm,深度为钢筋直径10-15倍)
2. 清孔(气吹-刷子交替超过3次,孔内粉尘含量≤5mg/m³)
3. 注射(从孔底向上注射到孔深2/3,避免气泡)
4. 植筋(顺时针旋入钢筋,固化温度≥33335℃时养护72小时拉拔试验值≥钢弯曲强度标准值的0.9倍,合格率的100%
模板安装采用18mm厚的多层板,背部间距≤对拉螺栓横向间距300mm≤500mm,将海绵条密封贴在模板拼缝处。模具垂直偏差≤接缝漏浆量3mm/2m≤0.5ml/min
浇筑高延性混凝土 1. 布料厚度≤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直径30mm)振捣至表面泛浆
2. 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二次振捣在初凝前2小时完成。崩溃损失率≤15%/h,强度达标率为28天≥95%
3. 维修和质量验收
维修措施:浇注后12小时内保湿,温度20小时。±2℃时保养不少于14天,采用蒸汽保养时加热速率。≤15℃/h1
验收标准:
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度偏差≤5mm/m,没有蜂窝,麻面等缺陷
结构性能:静载试验承载力增加幅度≥变形模量与原结构协同误差的1.1倍设计值,≤10%1
施工和风险管理规范
人员保护:操作人员必须戴帽子,防护眼镜,耐碱手套,高空作业。(≥双钩带12m)
设备管理:钻孔机、振捣棒等设备每天上班前检查,电气设备接地电阻≤4Ω,定期检查灌浆设备压力阀(误差≤2%)1
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电源和消防桶,设置有害气体检测仪(环氧材料施工时浓度≤0.1mg/m³)1
特殊工况处理:高温(≥35℃)施工时采取遮阳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30℃;低温施工(<5℃)冬季施工配方应采用,保温措施1
当前工业应用和典型案例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有建筑改造工程。例如,2024年某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固工程采用“植筋+高延性混凝土外包”技术,框架柱抗震性能提高40%。加固后,结构通过7度区罕见地震模拟验证3。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注意根据柱子损坏程度选择复合加固方案:轻度损坏(承载力降低<15%)可以采用简单的表面加固,中度损伤(15%-30%)需要结合植筋和增大截面法,严重损伤(>30%)应考虑在临时支撑之后进行整体置换2。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的核心优势及设计原则
高延性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以显著提高柱子加固工程中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加固方案的设计应满足结构性和稳定性提高、加固材料与原混凝土兼容性、建筑法规和标准1的三个核心要求。在设计阶段,加固范围和材料用量应通过结构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测试(如原混凝土强度和钢筋)来确定。如有必要,应结合元模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施工材料选择标准和技术参数
加固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固效果,加固高延性混凝土柱需要注意以下材料特性:
高强:加固材料需要足够的抗压、抗拉强度,一般要求轴心抗压强度。≥与原混凝土强度比不低于1.21的60MPa
粘结性能:采用改性环氧基粘结剂,其28天的拉伸粘结强度应为≥3.5MPa,确保与原混凝土界面协同受力3
耐久性:优先选用P8以上抗渗等级、F200抗冻等级的高延性混凝土,同时与阻锈剂混合,提高钢筋防腐能力1
配套材料:A级植筋胶(如改性环氧型)应用于植筋加固,其胶体性能应符合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要求。
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
1. 前期准备和基层处理
结构评估:采用回弹法检测原柱混凝土强度,超声探伤检测内部缺陷,确定加固区域及损伤程度2
表面处理:
采用高压水枪(压力水枪)清除柱面浮浆、油污和风化层。≥0.5MPa)清洗至露出新鲜混凝土界面
对裂缝宽度≥在0.2mm的区域,用环氧灌浆料灌注修补,深度超过50mm时需要设置灌浆嘴2。
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弹出加固范围线,控制植筋位置误差。±5mm内3
2. 重点施工工序实施要点
工序名称操作步骤质量控制标准
植筋施工 1. 钻孔(直径比钢筋大4-6mm,深度为钢筋直径10-15倍)
2. 清孔(气吹-刷子交替超过3次,孔内粉尘含量≤5mg/m³)
3. 注射(从孔底向上注射到孔深2/3,避免气泡)
4. 植筋(顺时针旋入钢筋,固化温度≥33335℃时养护72小时拉拔试验值≥钢弯曲强度标准值的0.9倍,合格率的100%
模板安装采用18mm厚的多层板,背部间距≤对拉螺栓横向间距300mm≤500mm,将海绵条密封贴在模板拼缝处。模具垂直偏差≤接缝漏浆量3mm/2m≤0.5ml/min
浇筑高延性混凝土 1. 布料厚度≤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直径30mm)振捣至表面泛浆
2. 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二次振捣在初凝前2小时完成。崩溃损失率≤15%/h,强度达标率为28天≥95%
3. 维修和质量验收
维修措施:浇注后12小时内保湿,温度20小时。±2℃时保养不少于14天,采用蒸汽保养时加热速率。≤15℃/h1
验收标准:
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度偏差≤5mm/m,没有蜂窝,麻面等缺陷
结构性能:静载试验承载力增加幅度≥变形模量与原结构协同误差的1.1倍设计值,≤10%1
施工和风险管理规范
人员保护:操作人员必须戴帽子,防护眼镜,耐碱手套,高空作业。(≥双钩带12m)
设备管理:钻孔机、振捣棒等设备每天上班前检查,电气设备接地电阻≤4Ω,定期检查灌浆设备压力阀(误差≤2%)1
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电源和消防桶,设置有害气体检测仪(环氧材料施工时浓度≤0.1mg/m³)1
特殊工况处理:高温(≥35℃)施工时采取遮阳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30℃;低温施工(<5℃)冬季施工配方应采用,保温措施1
当前工业应用和典型案例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有建筑改造工程。例如,2024年某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固工程采用“植筋+高延性混凝土外包”技术,框架柱抗震性能提高40%。加固后,结构通过7度区罕见地震模拟验证3。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注意根据柱子损坏程度选择复合加固方案:轻度损坏(承载力降低<15%)可以采用简单的表面加固,中度损伤(15%-30%)需要结合植筋和增大截面法,严重损伤(>30%)应考虑在临时支撑之后进行整体置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