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地面修补自流平水泥
- 发布时间:2025-08-08
地面修复自流平水泥是一种干粉状成品材料,专门用于地面找平、修复和翻新。加水搅拌后具有高流动性、自平整性和快速硬化的特点,可解决地面砂、空鼓、裂纹、高低不平等的问题,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空间、住宅地板等场景。以下是成分、特点、适用场景、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具体介绍:
diyi,核心成分和功能
自流平水泥地面修复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各成分协同作用实现其功能:
胶凝成品材料:基于硅酸性物质盐水泥、铝酸性物质盐水泥或硫铝酸性物质盐水泥,强度和固化基础结构。
矿物质混合物:如粉煤灰、硅灰等,优化流动性,减少收缩,提高后期强度。
骨料:石英砂(细粒径,一般为0.1~1mm),提高耐磨性能,保持体积特性,防止开裂。
化学性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提高流动性)、延缓剂/促凝剂(调整固化时间)、消泡剂(减少气泡)、纤维(抗裂)等,是决定自流平特性的关键。
,主要特征和优势
1. 优异的自流平性能
加水搅拌后呈流态,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动找平,水平度可达3mm/2m以内,适用于后续铺设地板(如PVC)、木制地板,瓷砖)基层处理。
2. 快速硬化和高强度
一般2~4小时可以上人行走,24~48小时可以达到设计强度(抗压强度)≥20MPa,部分高强度可达40MPa以上),缩短工期。
3. 粘附力强
与原混凝土基层结合牢固,不易起壳、空鼓,可显著涂覆基层缺陷(如细小裂纹、麻面)。
4. 收缩率低
通过配方优化,无水收缩率很小(通常是≤0.05%),降低后期开裂风险。
5. 简单的施工作业
不需要复杂的工具,人工搅拌或机械搅拌后可直接倾倒、摊平,适用于大面积或小面积修复。
适用场景三
地面修复:修复混凝土铺装层的起砂、脱皮、小面积空鼓(空鼓基层需先处理)、浅表裂纹(宽度)≤3mm)、缺陷,如坑洼。
基层找平:作为地板、地毯、地坪漆等装饰面层的找平层,解决了地面高度不平的问题。
旧地面翻新:用于对厂房、仓库、车库等旧地面进行翻新,恢复地面水平和强度。
薄涂施工作业:可实现3~5mm的薄层施工作业(传统水泥砂浆需要)≥20mm),节省成品材料和空间。
第四,施工工艺(以小面积修复为例)
1. 基层处置
清洁地面:清除浮灰、油脂污染物、松动骨料,用高压清洁设备或吸尘器清洁。
处理缺陷:如有裂纹,需使用专用修复剂密实;空鼓区域需要敲除,然后用水泥砂浆预处理。
喷涂施工触摸剂:在无水基层喷涂施工专用触摸剂(如环氧触摸剂或水泥基触摸剂),增强自流平与基层的附着力,防止起砂。
2. 制备成品材料
按照产品说明书级配合比例加水(一般粉末:水=5:1~4:相应的看型号),用电动搅拌器高速搅拌2~3分钟,直到没有结块,呈一致的流态(类似于稀糊状)。
静置1~2分钟,使气泡逸出,防止施工作业后表面出现气孔。
3. 浇筑与找平
将搅拌好的自流平水泥倾倒在地面上,用刮刀轻轻摊平(不用用力刮,用自流),控制深度(通常为3~10毫米,根据修复要求进行调整)。
边角或狭窄区域,用消泡辊滚压1~2次,排出气泡,保证表面平整。
4. 维修和成品保护
防止踩踏、浇水,施工后24小时内保持空气流通无水(温度5~35℃最佳)。
夏季加热时可涂膜保水,防止表面过快失水开裂;冬季低温应采取保温措施(如暖气、电热毯),防止冻害。
后续装修施工可在24~48小时后进行(如铺设地板)。
操作要点五
基层含水率:基层含水率要求≤8%,否则容易造成自流平鼓(潮湿基层可以通过防潮膜隔离)。
成品材料匹配:根据地面荷载(如工业地面需选择高强度)、选择相应型号的环境温度(低温型适用于5℃以下的施工作业)。
用量计算:每平方米1mm深度约为1.5~2kg成品材料(相应看密度),提前估算用量,防止成品材料不足或浪费。
保护性:施工时戴手套、面罩,防止粉尘吸入;搅拌时防止浆液溅到眼睛里。
diyi,核心成分和功能
自流平水泥地面修复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各成分协同作用实现其功能:
胶凝成品材料:基于硅酸性物质盐水泥、铝酸性物质盐水泥或硫铝酸性物质盐水泥,强度和固化基础结构。
矿物质混合物:如粉煤灰、硅灰等,优化流动性,减少收缩,提高后期强度。
骨料:石英砂(细粒径,一般为0.1~1mm),提高耐磨性能,保持体积特性,防止开裂。
化学性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提高流动性)、延缓剂/促凝剂(调整固化时间)、消泡剂(减少气泡)、纤维(抗裂)等,是决定自流平特性的关键。
,主要特征和优势
1. 优异的自流平性能
加水搅拌后呈流态,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动找平,水平度可达3mm/2m以内,适用于后续铺设地板(如PVC)、木制地板,瓷砖)基层处理。
2. 快速硬化和高强度
一般2~4小时可以上人行走,24~48小时可以达到设计强度(抗压强度)≥20MPa,部分高强度可达40MPa以上),缩短工期。
3. 粘附力强
与原混凝土基层结合牢固,不易起壳、空鼓,可显著涂覆基层缺陷(如细小裂纹、麻面)。
4. 收缩率低
通过配方优化,无水收缩率很小(通常是≤0.05%),降低后期开裂风险。
5. 简单的施工作业
不需要复杂的工具,人工搅拌或机械搅拌后可直接倾倒、摊平,适用于大面积或小面积修复。
适用场景三
地面修复:修复混凝土铺装层的起砂、脱皮、小面积空鼓(空鼓基层需先处理)、浅表裂纹(宽度)≤3mm)、缺陷,如坑洼。
基层找平:作为地板、地毯、地坪漆等装饰面层的找平层,解决了地面高度不平的问题。
旧地面翻新:用于对厂房、仓库、车库等旧地面进行翻新,恢复地面水平和强度。
薄涂施工作业:可实现3~5mm的薄层施工作业(传统水泥砂浆需要)≥20mm),节省成品材料和空间。
第四,施工工艺(以小面积修复为例)
1. 基层处置
清洁地面:清除浮灰、油脂污染物、松动骨料,用高压清洁设备或吸尘器清洁。
处理缺陷:如有裂纹,需使用专用修复剂密实;空鼓区域需要敲除,然后用水泥砂浆预处理。
喷涂施工触摸剂:在无水基层喷涂施工专用触摸剂(如环氧触摸剂或水泥基触摸剂),增强自流平与基层的附着力,防止起砂。
2. 制备成品材料
按照产品说明书级配合比例加水(一般粉末:水=5:1~4:相应的看型号),用电动搅拌器高速搅拌2~3分钟,直到没有结块,呈一致的流态(类似于稀糊状)。
静置1~2分钟,使气泡逸出,防止施工作业后表面出现气孔。
3. 浇筑与找平
将搅拌好的自流平水泥倾倒在地面上,用刮刀轻轻摊平(不用用力刮,用自流),控制深度(通常为3~10毫米,根据修复要求进行调整)。
边角或狭窄区域,用消泡辊滚压1~2次,排出气泡,保证表面平整。
4. 维修和成品保护
防止踩踏、浇水,施工后24小时内保持空气流通无水(温度5~35℃最佳)。
夏季加热时可涂膜保水,防止表面过快失水开裂;冬季低温应采取保温措施(如暖气、电热毯),防止冻害。
后续装修施工可在24~48小时后进行(如铺设地板)。
操作要点五
基层含水率:基层含水率要求≤8%,否则容易造成自流平鼓(潮湿基层可以通过防潮膜隔离)。
成品材料匹配:根据地面荷载(如工业地面需选择高强度)、选择相应型号的环境温度(低温型适用于5℃以下的施工作业)。
用量计算:每平方米1mm深度约为1.5~2kg成品材料(相应看密度),提前估算用量,防止成品材料不足或浪费。
保护性:施工时戴手套、面罩,防止粉尘吸入;搅拌时防止浆液溅到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