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地砖空鼓专用胶修补施工工艺流程
- 发布时间:2025-07-21
地砖空鼓专用胶体修复现场工艺流程需要粘接空鼓类型(部分空鼓、边缘空鼓、大型空鼓)和胶体特性(粘接强度、凝固时间、变形适应性)进行针对性操作。实际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
现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具和成品材料
工具:空鼓检查仪(或锤子)、抛光机器,吸尘器,美工刀,刮刀,补胶器(或压力罐)、橡胶锤,水准仪,米尺。
成品材料:地砖空鼓专用胶粘剂(建议组分环氧结构胶粘剂,粘接强度≥3MPa,适度变形适应)、接触剂(提高基材附着力)、填缝剂(修复后填缝)。
辅助成品材料:美纹纸(维护附近的地砖)、清洁布料,乙醇(基材脱油)。
空鼓检测与分类
检测方式:
敲击方法:用小锤子轻敲地砖,声音沉闷为正常,裂缝清脆为空鼓。
仪器检测:利用空鼓检测器(根据振动频率分析)对空鼓区域进行精确定位。
空鼓归类:
部分空鼓:每块地砖的中心区域空鼓,<1/3砖面。
边缘空鼓:地砖边与基层摆脱,空鼓率>30%。
大型空鼓:连续几块地砖空鼓或整体松动。
自然条件核查
温度:5℃-35℃(低温需要预热基材至10℃以上,遇热可防止阳光暴晒)。
湿润度:≤85%(除湿机或热风机在潮湿环境下无水)。
室内通风:保持空气循环,防止胶体挥发物堆积。
二是空鼓处理工艺
1. 部分空鼓修补(每块地砖中心空鼓)
流程:
打孔:在地砖空鼓中心钻2-3个直径3-5mm的注胶孔(深至底层,防止透过地砖)。
清洁:用吸尘器清除孔内烟尘,用酒精擦拭孔边脱油。
补胶:
将专用胶按级配合比例混合。(A:B=2:1)搅拌至一致无色差。
用补胶器慢慢地将胶体注入孔中,观察胶体从砖缝中渗出(说明密实夯实)。
干燥:常温下24小时可轻踩,72小时可达设计强度。
密封孔:用嵌缝剂修补注胶孔,修复表面整齐。
2. 修补边缘空鼓(摆脱地砖边缘)
流程:
开槽:沿空鼓边缘用磨光机切割V型槽(总宽度5-8mm,深度3-5mm),增加胶体接触面积。
底层处理:
清除槽内浮灰,用酒精擦拭脱油。
喷涂接触面剂(提高胶体与基层的附着力),无水10-15分钟。
填胶:
用刮刀将专用胶水填入槽内,夯实无间隙。
将胶体注入地砖与基层的缝隙中,用橡胶锤轻敲地砖,帮助胶体渗透。
干燥和保护:
常温干固48小时后,用重物(如砂袋)夯实地砖24小时。
防止在72小时内受到泡沫或重物辗压。
3. 大型空鼓处理(几块地砖空鼓)
流程:
拆卸地砖:
利用磨光机沿地砖间隙切割,防止地砖损坏。
小心撬开空鼓地砖,保留无损坏的砖块。
底层修补:
清除原底残留胶体或混合砂浆,用抛光机抛光整齐。
喷涂接触面剂,无水后铺设防裂网(防止底层干裂造成二次空鼓)。
再次铺装:
选择“薄贴法”:在基层和地砖反面同时涂上专用胶水(深层2-3mm)。
铺装时用橡胶锤敲打地砖,排出气体,用水平仪调整平整度。
填缝及维护:
用嵌缝剂填缝24小时,夯实刮平。
维修7天,期间防止践踏或堆积重物。
关键现场作业基准点
胶体制备及应用
精确配合比例:微电子秤称重(偏差≤1%),防止干固不完整或因级配合比例失衡而脆化。
充分搅拌:电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5分钟,静置2分钟消泡后使用。
明确操作:组分胶混合后需要在30-60分钟内用完(根据环境温度调节)。
补充剂的压力和速度
低压慢注:压力≤0.2MPa,防止胶体迅速渗出,造成密实不夯实。
检查外渗:在砖缝或附近孔外渗时,停止补胶,防止过度溢出。
固化条件管理
温度控制:低温用热风机加热至15-20℃,遇热环境遮光减温。
湿度控制: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除湿机或放置无液剂,防止胶体吸湿泛白。
维修时间: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一般环氧胶需要72小时,聚氨酯胶需要48小时)。
第四,质量验收标准
表面检验
地砖表面整齐,无胶体溢出痕迹(可用酒精擦拭清洗)。
砖缝总宽度一致(±1mm),嵌缝剂圆润无裂纹。
空鼓复查
用小锤子轻敲修补区域,无裂缝声。
抽检率≥10%,每块地砖的空鼓率≤5%。
检测粘结强度
随机选用1-2块地砖进行拉拔试验(拉拔仪),粘结强度≥1.5MPa(符合JGJ 110-2017《建筑装饰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常见问题及五、
难题原因解决方法
胶体不干固等级合作比例错误,环境温度过低再一次配制胶体,低温时改为速干胶或加热保养。
修理后仍然空鼓底部未清洁,胶体密实不夯实。采用二次补胶法,彻底去除底层浮灰,保证密实无间隙。
胶体溢出污染地砖补胶压力过大,未及时清理。控制补胶压力,溢出时立即用酒精擦拭。
地砖变色胶体中含有蒸发性溶剂,嵌缝剂上色采用低VOC胶体,填缝前做色差测试。
冬天干固慢环境温度<5℃使用低温胶体,或建造保温棚加热至10℃以上。
现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具和成品材料
工具:空鼓检查仪(或锤子)、抛光机器,吸尘器,美工刀,刮刀,补胶器(或压力罐)、橡胶锤,水准仪,米尺。
成品材料:地砖空鼓专用胶粘剂(建议组分环氧结构胶粘剂,粘接强度≥3MPa,适度变形适应)、接触剂(提高基材附着力)、填缝剂(修复后填缝)。
辅助成品材料:美纹纸(维护附近的地砖)、清洁布料,乙醇(基材脱油)。
空鼓检测与分类
检测方式:
敲击方法:用小锤子轻敲地砖,声音沉闷为正常,裂缝清脆为空鼓。
仪器检测:利用空鼓检测器(根据振动频率分析)对空鼓区域进行精确定位。
空鼓归类:
部分空鼓:每块地砖的中心区域空鼓,<1/3砖面。
边缘空鼓:地砖边与基层摆脱,空鼓率>30%。
大型空鼓:连续几块地砖空鼓或整体松动。
自然条件核查
温度:5℃-35℃(低温需要预热基材至10℃以上,遇热可防止阳光暴晒)。
湿润度:≤85%(除湿机或热风机在潮湿环境下无水)。
室内通风:保持空气循环,防止胶体挥发物堆积。
二是空鼓处理工艺
1. 部分空鼓修补(每块地砖中心空鼓)
流程:
打孔:在地砖空鼓中心钻2-3个直径3-5mm的注胶孔(深至底层,防止透过地砖)。
清洁:用吸尘器清除孔内烟尘,用酒精擦拭孔边脱油。
补胶:
将专用胶按级配合比例混合。(A:B=2:1)搅拌至一致无色差。
用补胶器慢慢地将胶体注入孔中,观察胶体从砖缝中渗出(说明密实夯实)。
干燥:常温下24小时可轻踩,72小时可达设计强度。
密封孔:用嵌缝剂修补注胶孔,修复表面整齐。
2. 修补边缘空鼓(摆脱地砖边缘)
流程:
开槽:沿空鼓边缘用磨光机切割V型槽(总宽度5-8mm,深度3-5mm),增加胶体接触面积。
底层处理:
清除槽内浮灰,用酒精擦拭脱油。
喷涂接触面剂(提高胶体与基层的附着力),无水10-15分钟。
填胶:
用刮刀将专用胶水填入槽内,夯实无间隙。
将胶体注入地砖与基层的缝隙中,用橡胶锤轻敲地砖,帮助胶体渗透。
干燥和保护:
常温干固48小时后,用重物(如砂袋)夯实地砖24小时。
防止在72小时内受到泡沫或重物辗压。
3. 大型空鼓处理(几块地砖空鼓)
流程:
拆卸地砖:
利用磨光机沿地砖间隙切割,防止地砖损坏。
小心撬开空鼓地砖,保留无损坏的砖块。
底层修补:
清除原底残留胶体或混合砂浆,用抛光机抛光整齐。
喷涂接触面剂,无水后铺设防裂网(防止底层干裂造成二次空鼓)。
再次铺装:
选择“薄贴法”:在基层和地砖反面同时涂上专用胶水(深层2-3mm)。
铺装时用橡胶锤敲打地砖,排出气体,用水平仪调整平整度。
填缝及维护:
用嵌缝剂填缝24小时,夯实刮平。
维修7天,期间防止践踏或堆积重物。
关键现场作业基准点
胶体制备及应用
精确配合比例:微电子秤称重(偏差≤1%),防止干固不完整或因级配合比例失衡而脆化。
充分搅拌:电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5分钟,静置2分钟消泡后使用。
明确操作:组分胶混合后需要在30-60分钟内用完(根据环境温度调节)。
补充剂的压力和速度
低压慢注:压力≤0.2MPa,防止胶体迅速渗出,造成密实不夯实。
检查外渗:在砖缝或附近孔外渗时,停止补胶,防止过度溢出。
固化条件管理
温度控制:低温用热风机加热至15-20℃,遇热环境遮光减温。
湿度控制: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除湿机或放置无液剂,防止胶体吸湿泛白。
维修时间: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一般环氧胶需要72小时,聚氨酯胶需要48小时)。
第四,质量验收标准
表面检验
地砖表面整齐,无胶体溢出痕迹(可用酒精擦拭清洗)。
砖缝总宽度一致(±1mm),嵌缝剂圆润无裂纹。
空鼓复查
用小锤子轻敲修补区域,无裂缝声。
抽检率≥10%,每块地砖的空鼓率≤5%。
检测粘结强度
随机选用1-2块地砖进行拉拔试验(拉拔仪),粘结强度≥1.5MPa(符合JGJ 110-2017《建筑装饰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常见问题及五、
难题原因解决方法
胶体不干固等级合作比例错误,环境温度过低再一次配制胶体,低温时改为速干胶或加热保养。
修理后仍然空鼓底部未清洁,胶体密实不夯实。采用二次补胶法,彻底去除底层浮灰,保证密实无间隙。
胶体溢出污染地砖补胶压力过大,未及时清理。控制补胶压力,溢出时立即用酒精擦拭。
地砖变色胶体中含有蒸发性溶剂,嵌缝剂上色采用低VOC胶体,填缝前做色差测试。
冬天干固慢环境温度<5℃使用低温胶体,或建造保温棚加热至10℃以上。
- 上一篇:低粘度混凝土裂缝修补灌缝胶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