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聚合物耐酸防腐砂浆
- 发布时间:2025-07-09
聚合物耐酸防腐砂浆是一种以水泥、石英砂等为无机胶凝基料,添加聚合物(如环氧树脂、丙烯酸乳液)及耐酸填料(如石英粉、铸石粉)改性而成的特种砂浆材料,兼具耐酸腐蚀、粘结性强、抗渗耐磨等特性,专用于酸性介质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以下从特性、适用范围、分类及施工方法展开详细介绍:
一、核心特性
1. 优异耐酸性能:
可抵抗多种酸性介质侵蚀(如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等),耐pH值范围1-4(强酸环境需选用特种配方),长期浸泡后强度损失率<10%。
添加惰性耐酸填料(如石英粉、铸石粉),减少酸与水泥基材的化学反应,防止溶胀、粉化。
2. 高粘结强度:
对混凝土、砖石等基材粘结力≥2.5MPa,能牢固附着于酸性环境下的受损水泥基材表面,防止脱落。
3. 抗渗与耐磨性:
抗渗等级≥P8(可抵抗0.8MPa水压渗透),有效果阻止酸性介质通过孔隙侵入结构内部;耐磨性优于普通砂浆(磨损量≤0.5g/cm²),适合高流速酸性流体冲刷环境。
4. 抗裂与抗冲击:
添加弹性聚合物或纤维(如聚丙烯纤维),可抵抗酸性介质引起的膨胀应力,减少裂缝产生;机械韧性能优异,能承受一定机械振动或冲击。
5. 施工简单:
可现场搅拌(双组分)或预混(单组分),施工方式与普通砂浆类似(涂抹、喷涂、灌浆),硬化快(常温初凝2-4小时)。
二、适用范围
工业酸性环境:
厂、电镀厂、酸洗车间等地面、墙面、设备基础的耐酸防护;
酸性储罐(如硫酸罐、盐酸罐)周边混凝土结构的抗渗防腐。
污水处理与工程:
酸性废水处理池、中和池、污泥浓缩池的混凝土内衬修复与防护;
烟气脱硫塔、酸雾吸收塔等设备的混凝土基础加固。
矿业与冶金:
矿山酸性矿浆输送管道、选矿厂酸浸车间地面的耐磨防腐;
冶炼厂酸洗槽、电解槽周边混凝土结构的防护。
建筑修复:
受酸雨侵蚀的建筑物外墙、屋面、地下室混凝土的耐酸修复。
三、产品分类
根据耐酸等级、固化方式和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主要成分 耐酸pH范围 特点 典型应用
环氧树脂类 环氧树脂+耐酸填料(石英粉) pH 1-3(强酸) 粘结强度最高(≥3.0MPa),耐强酸腐蚀性优;固化后硬度高,但柔韧性较差,需控制厚度。 酸洗车间地面、强酸储罐基础
丙烯酸乳液类 丙烯酸共聚物+铸石粉 pH 2-4(中强酸) 弹性,抗酸液渗透性强;耐候性优,适合温度波动大的酸性环境。 污水处理池、酸雾吸收塔基础
呋喃树脂类 呋喃树脂+耐酸骨料(铸石颗粒) pH 1-3(强酸) 耐有机酸(如醋酸)性能突出,耐温性优(可达150℃);固化后收缩率低。 反应釜周边、有机酸储罐
聚合物水泥类 水泥+丙烯酸乳液+耐酸填料 pH 3-5(弱酸) 成本低,施工简单;适合非强酸环境(如轻度酸雨侵蚀区域)。 轻度酸性厂房墙面、屋面
四、施工方法
步骤1:基层处理
清洁表面:用钢丝刷、高压空气或电动打磨机清除基材(混凝土、砖石)表面的浮灰、油污、疏松物,露出坚实基层(若钢筋外露,需先除锈并涂刷阻锈剂)。
修补缺陷:若基层有裂缝或孔洞,先用聚合物耐酸砂浆填充并养护至强度达标;对不平整部位进行打磨或找平。
干燥处理:基层需干燥(含水率<5%),若潮湿需用热风机烘干(防止残留水分降低耐酸性能)。
步骤2:材料调配
环氧树脂类:严格按说明书比例混合A组分(树脂)和B组分(固化剂),用电动搅拌器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防止混入气泡);若需填充深度>5mm,需加入石英砂(比例按产品说明,通常胶:砂=1:2~1:3)。
丙烯酸乳液类:按粉料:乳液=3:1(或按产品说明)加水搅拌成膏状,稠度以“抹子挑起后缓慢流下”为宜。
呋喃树脂类:双组分按比例混合后搅拌1-2分钟,静置1-2分钟消泡后使用(防止气泡影响密实性)。
步骤3:涂抹与成型
薄层修补(<5mm):用抹刀将砂浆均匀涂抹在基材表面,厚度控制在2-3mm,压实抹平,防止气泡。
厚层修复(5mm~50mm):分层涂抹(每层厚度≤10mm),间隔2-4小时待前一层初凝后再涂下一层;或采用“预埋锚固件+灌注”的方式(如设备基础加固)。
特殊形状:对管道、设备周边等异形部位,可用喷涂或灌浆工艺(需配合专用喷嘴或注浆泵)。
步骤4:固化养护
常温养护:施工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时间≥24小时(环氧类需72小时完全固化);固化期间防止外力冲击、水浸或暴晒。
受热烘烤(部分产品):如呋喃树脂砂浆需按梯度升温至100℃~150℃烘烤(具体温度按产品说明),加速固化并提高耐酸性能。
五、注意事项
1. 耐酸等级匹配:需根据实际酸性介质类型(强酸、弱酸)和浓度选择对应产品(如pH<2选环氧类,pH 3-4选丙烯酸类)。
2. 配比精准:双组分胶液必须严格按比例混合,误差过大会导致固化不完全或耐酸性能下降。
3. 防止水汽:施工后未完全固化前,防止接触水或潮湿环境(环氧类遇水会降低耐酸强度)。
4. 防护:部分环氧树脂或呋喃树脂可能刺激皮肤/呼吸道,施工需戴手套、口罩及护目镜;若接触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
一、核心特性
1. 优异耐酸性能:
可抵抗多种酸性介质侵蚀(如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等),耐pH值范围1-4(强酸环境需选用特种配方),长期浸泡后强度损失率<10%。
添加惰性耐酸填料(如石英粉、铸石粉),减少酸与水泥基材的化学反应,防止溶胀、粉化。
2. 高粘结强度:
对混凝土、砖石等基材粘结力≥2.5MPa,能牢固附着于酸性环境下的受损水泥基材表面,防止脱落。
3. 抗渗与耐磨性:
抗渗等级≥P8(可抵抗0.8MPa水压渗透),有效果阻止酸性介质通过孔隙侵入结构内部;耐磨性优于普通砂浆(磨损量≤0.5g/cm²),适合高流速酸性流体冲刷环境。
4. 抗裂与抗冲击:
添加弹性聚合物或纤维(如聚丙烯纤维),可抵抗酸性介质引起的膨胀应力,减少裂缝产生;机械韧性能优异,能承受一定机械振动或冲击。
5. 施工简单:
可现场搅拌(双组分)或预混(单组分),施工方式与普通砂浆类似(涂抹、喷涂、灌浆),硬化快(常温初凝2-4小时)。
二、适用范围
工业酸性环境:
厂、电镀厂、酸洗车间等地面、墙面、设备基础的耐酸防护;
酸性储罐(如硫酸罐、盐酸罐)周边混凝土结构的抗渗防腐。
污水处理与工程:
酸性废水处理池、中和池、污泥浓缩池的混凝土内衬修复与防护;
烟气脱硫塔、酸雾吸收塔等设备的混凝土基础加固。
矿业与冶金:
矿山酸性矿浆输送管道、选矿厂酸浸车间地面的耐磨防腐;
冶炼厂酸洗槽、电解槽周边混凝土结构的防护。
建筑修复:
受酸雨侵蚀的建筑物外墙、屋面、地下室混凝土的耐酸修复。
三、产品分类
根据耐酸等级、固化方式和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主要成分 耐酸pH范围 特点 典型应用
环氧树脂类 环氧树脂+耐酸填料(石英粉) pH 1-3(强酸) 粘结强度最高(≥3.0MPa),耐强酸腐蚀性优;固化后硬度高,但柔韧性较差,需控制厚度。 酸洗车间地面、强酸储罐基础
丙烯酸乳液类 丙烯酸共聚物+铸石粉 pH 2-4(中强酸) 弹性,抗酸液渗透性强;耐候性优,适合温度波动大的酸性环境。 污水处理池、酸雾吸收塔基础
呋喃树脂类 呋喃树脂+耐酸骨料(铸石颗粒) pH 1-3(强酸) 耐有机酸(如醋酸)性能突出,耐温性优(可达150℃);固化后收缩率低。 反应釜周边、有机酸储罐
聚合物水泥类 水泥+丙烯酸乳液+耐酸填料 pH 3-5(弱酸) 成本低,施工简单;适合非强酸环境(如轻度酸雨侵蚀区域)。 轻度酸性厂房墙面、屋面
四、施工方法
步骤1:基层处理
清洁表面:用钢丝刷、高压空气或电动打磨机清除基材(混凝土、砖石)表面的浮灰、油污、疏松物,露出坚实基层(若钢筋外露,需先除锈并涂刷阻锈剂)。
修补缺陷:若基层有裂缝或孔洞,先用聚合物耐酸砂浆填充并养护至强度达标;对不平整部位进行打磨或找平。
干燥处理:基层需干燥(含水率<5%),若潮湿需用热风机烘干(防止残留水分降低耐酸性能)。
步骤2:材料调配
环氧树脂类:严格按说明书比例混合A组分(树脂)和B组分(固化剂),用电动搅拌器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防止混入气泡);若需填充深度>5mm,需加入石英砂(比例按产品说明,通常胶:砂=1:2~1:3)。
丙烯酸乳液类:按粉料:乳液=3:1(或按产品说明)加水搅拌成膏状,稠度以“抹子挑起后缓慢流下”为宜。
呋喃树脂类:双组分按比例混合后搅拌1-2分钟,静置1-2分钟消泡后使用(防止气泡影响密实性)。
步骤3:涂抹与成型
薄层修补(<5mm):用抹刀将砂浆均匀涂抹在基材表面,厚度控制在2-3mm,压实抹平,防止气泡。
厚层修复(5mm~50mm):分层涂抹(每层厚度≤10mm),间隔2-4小时待前一层初凝后再涂下一层;或采用“预埋锚固件+灌注”的方式(如设备基础加固)。
特殊形状:对管道、设备周边等异形部位,可用喷涂或灌浆工艺(需配合专用喷嘴或注浆泵)。
步骤4:固化养护
常温养护:施工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时间≥24小时(环氧类需72小时完全固化);固化期间防止外力冲击、水浸或暴晒。
受热烘烤(部分产品):如呋喃树脂砂浆需按梯度升温至100℃~150℃烘烤(具体温度按产品说明),加速固化并提高耐酸性能。
五、注意事项
1. 耐酸等级匹配:需根据实际酸性介质类型(强酸、弱酸)和浓度选择对应产品(如pH<2选环氧类,pH 3-4选丙烯酸类)。
2. 配比精准:双组分胶液必须严格按比例混合,误差过大会导致固化不完全或耐酸性能下降。
3. 防止水汽:施工后未完全固化前,防止接触水或潮湿环境(环氧类遇水会降低耐酸强度)。
4. 防护:部分环氧树脂或呋喃树脂可能刺激皮肤/呼吸道,施工需戴手套、口罩及护目镜;若接触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