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ⅰ类水泥灌浆料
- 发布时间:2025-04-25
Ⅰ水泥灌浆材料是符合国家规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运用技术标准》(GB/T 50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属于基本特性水准,适用机械性能和耐用性较低的状况。其核心特性、性能参数、材料与应用场景的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分类
依据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按性能分成四类(Ⅰ~Ⅳ类),其中:
Ⅰ灌浆材料为标准型,流通性中等,抗压强度低,膨胀率低,适用于一般构造修复和简单的注浆工程。
二、性能参数
| 项目 | 技术标准(Ⅰ类) |
|||| 抗拉强度(28d) | ≥20MPa |
| 原始流通性(锥型漏斗法)| ≥240mm |
| 流动度保留值30分钟 | ≥200mm |
| 膨胀率(24h) | 0%~0.1%(可微膨胀或不澎涨) |
| 凝结时间 | 终凝≤3h,终凝≤6h |
| 粘接强度(与混凝土) | ≥1.0MPa |
| 抗渗等级 | ≥P6(渗透压力≥0.6MPa) |
| 氯离子含量 | ≤0.1%(部分产品可变低) |
三、组成材料
1. 掺合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如PP)·O 42.5)部分产品掺加少量煤灰或矿渣粉。
2. 石料:
石英沙或河砂(粒度0.1~2.5)mm),级配偏厚,节省成本。
3. 外加剂:
减水剂(如萘系或聚羧酸系):提升流动性,减少用水量。
膨胀剂(可选)膨胀剂(可选):如UEA(硫铝酸钙型),用以补偿收缩。
早强剂(如硫酸钠):加速硬化,提升早期强度。
四、典型的应用范围
1. 一般构造修复:
混凝土梁、板、柱形间隙(总宽0.5mm)填充。
砌体结构砖缝毁坏修复。
2. 设备基础注浆:
一般设备(如小型泵机、轻形机械)底座二次灌浆,承负载低。
3. 地坪修复:
厂房、停车场水泥地面部分毁坏修复。
4. 其他场景:
提升模版空隙,预留孔洞(如管路过墙处)。
低强度规范防水层或防水层。
五、施工要点
1. 基层处理:
消除表层油迹、灰尘和疏松物,提早湿冷板才(无明水)。
2. 搅拌加水:
机械搅拌或手工拌和,加水量为15%~20%(按重量比)。
搅拌时间≥3分钟至对称,避免结团。
3. 注浆工艺:
马上乱倒或用漏斗灌进空隙,轻微振捣密实。
规模性注浆应按段施工,避免冷缝。
4. 保养:
最后凝固后遮盖塑料膜或湿布,保养时间长≥3天。
高温或干燥环境应加强保湿,低温时采用保温措施。
5. 疑难问题:
操作温度应是5℃~35℃,冬天施工需加热水至20℃。
避免与Ⅲ类、Ⅳ混和灌浆材料,以免影响特性。
六、与Ⅱ类、Ⅲ类、Ⅳ灌浆材料的差别
| 特性 | Ⅰ类灌浆料 | Ⅱ类/Ⅲ类/Ⅳ类灌浆料 |
||||| 抗拉强度(28d) | ≥20MPa | Ⅱ类≥40MPa,Ⅲ类≥60MPa,Ⅳ类≥80MPa |
| 流动度(初始) | ≥240mm | Ⅱ类≥260mm,Ⅲ类≥300mm,Ⅳ类≥320mm |
| 膨胀率 | 0%~0.1%(可选微膨胀) | Ⅱ类0.1%~0.3%,Ⅲ类0.2%~0.5%,Ⅳ0.02%~0.2% |
| 适用场景 | 一般修复,低负荷设备基础 | 高韧性工程加固,精密设备基础 |
一、定义与分类
依据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按性能分成四类(Ⅰ~Ⅳ类),其中:
Ⅰ灌浆材料为标准型,流通性中等,抗压强度低,膨胀率低,适用于一般构造修复和简单的注浆工程。
二、性能参数
| 项目 | 技术标准(Ⅰ类) |
|||| 抗拉强度(28d) | ≥20MPa |
| 原始流通性(锥型漏斗法)| ≥240mm |
| 流动度保留值30分钟 | ≥200mm |
| 膨胀率(24h) | 0%~0.1%(可微膨胀或不澎涨) |
| 凝结时间 | 终凝≤3h,终凝≤6h |
| 粘接强度(与混凝土) | ≥1.0MPa |
| 抗渗等级 | ≥P6(渗透压力≥0.6MPa) |
| 氯离子含量 | ≤0.1%(部分产品可变低) |
三、组成材料
1. 掺合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如PP)·O 42.5)部分产品掺加少量煤灰或矿渣粉。
2. 石料:
石英沙或河砂(粒度0.1~2.5)mm),级配偏厚,节省成本。
3. 外加剂:
减水剂(如萘系或聚羧酸系):提升流动性,减少用水量。
膨胀剂(可选)膨胀剂(可选):如UEA(硫铝酸钙型),用以补偿收缩。
早强剂(如硫酸钠):加速硬化,提升早期强度。
四、典型的应用范围
1. 一般构造修复:
混凝土梁、板、柱形间隙(总宽0.5mm)填充。
砌体结构砖缝毁坏修复。
2. 设备基础注浆:
一般设备(如小型泵机、轻形机械)底座二次灌浆,承负载低。
3. 地坪修复:
厂房、停车场水泥地面部分毁坏修复。
4. 其他场景:
提升模版空隙,预留孔洞(如管路过墙处)。
低强度规范防水层或防水层。
五、施工要点
1. 基层处理:
消除表层油迹、灰尘和疏松物,提早湿冷板才(无明水)。
2. 搅拌加水:
机械搅拌或手工拌和,加水量为15%~20%(按重量比)。
搅拌时间≥3分钟至对称,避免结团。
3. 注浆工艺:
马上乱倒或用漏斗灌进空隙,轻微振捣密实。
规模性注浆应按段施工,避免冷缝。
4. 保养:
最后凝固后遮盖塑料膜或湿布,保养时间长≥3天。
高温或干燥环境应加强保湿,低温时采用保温措施。
5. 疑难问题:
操作温度应是5℃~35℃,冬天施工需加热水至20℃。
避免与Ⅲ类、Ⅳ混和灌浆材料,以免影响特性。
六、与Ⅱ类、Ⅲ类、Ⅳ灌浆材料的差别
| 特性 | Ⅰ类灌浆料 | Ⅱ类/Ⅲ类/Ⅳ类灌浆料 |
||||| 抗拉强度(28d) | ≥20MPa | Ⅱ类≥40MPa,Ⅲ类≥60MPa,Ⅳ类≥80MPa |
| 流动度(初始) | ≥240mm | Ⅱ类≥260mm,Ⅲ类≥300mm,Ⅳ类≥320mm |
| 膨胀率 | 0%~0.1%(可选微膨胀) | Ⅱ类0.1%~0.3%,Ⅲ类0.2%~0.5%,Ⅳ0.02%~0.2% |
| 适用场景 | 一般修复,低负荷设备基础 | 高韧性工程加固,精密设备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