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c50无收缩自密实混凝土
- 发布时间:2025-04-04
C50无收缩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自密实性能且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无收缩或具有微膨胀特性的混凝土。其相关介绍:
特点
-高强度:设计强度等级为C50,28天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50MPa,能够满足对结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部位。
-自密实性:具有高流动性、优异的抗离析性和良好的填充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在模板内自行流动并填充至各个角落,即使在钢筋密集或结构复杂的部位也能密实成型,无需振捣。
-无收缩或微膨胀:在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体积变化小,能有效避免因收缩产生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微膨胀特性还可使其在填充狭窄空间或与旧结构粘结时,能更好地与周围材料紧密结合。
-施工简单:减少了振捣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施工噪音,改善施工环境。
-表面质量好:由于无需振捣,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外观质量高,可减少后期装修等工序的工作量。
材料组成
-水泥: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以混凝土的基本强度和胶结性能。
-细骨料: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如中砂,细度模数通常在2.3 3.0之间,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粗骨料:粒径一般不宜过大,可选用5 10mm或5 16mm的碎石或卵石,要求颗粒级配良好,针片状颗粒含量少,压碎指标低,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水: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或经过处理的洁净水,不得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减水剂可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用于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应施工需要;膨胀剂能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实现无收缩或微膨胀。
-矿物掺合料:常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后期强度,降低水化热,同时还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配合比设计原则
-选择合适的骨料:粗细骨料的级配、粒径、形状等要满足混凝土流动性和强度的要求,细骨料与粗骨料的比例通常在1.0 1.3左右。
-确定水泥用量:既要满足混凝土的胶结和强度要求,又要避免水泥用量过多导致水化热过大或混凝土收缩开裂,一般水泥用量在400 500kg/m3左右。
-控制用水量:用水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需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用水量,一般在150 200kg/m3之间。
-合理使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并确定其最佳掺量。例如,减水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0.8%1.2%,粉煤灰的掺量可在20%40%之间,膨胀剂的掺量根据其性能和混凝土的膨胀要求确定。
施工要点
-模板要求: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密封性,以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和防止漏浆。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便于混凝土脱模。
-混凝土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严格按照配合比称量各种材料,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适当延长,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
-混凝土运输: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稳定,避免离析、泌水或坍落度损失过大。如运输时间较长,可采取相应的缓凝措施。
-混凝土浇筑:利用混凝土的自流平特性,通过泵送或其他方式将混凝土浇筑到指定位置。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钢筋和模板,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复杂结构或钢筋密集部位,可适当采用辅助工具如溜槽、串筒等协助浇筑。
-养护管理: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湿布或喷涂养护剂等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大体积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同时,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前,应避免在其上施加荷载。
特点
-高强度:设计强度等级为C50,28天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50MPa,能够满足对结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部位。
-自密实性:具有高流动性、优异的抗离析性和良好的填充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在模板内自行流动并填充至各个角落,即使在钢筋密集或结构复杂的部位也能密实成型,无需振捣。
-无收缩或微膨胀:在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体积变化小,能有效避免因收缩产生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微膨胀特性还可使其在填充狭窄空间或与旧结构粘结时,能更好地与周围材料紧密结合。
-施工简单:减少了振捣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施工噪音,改善施工环境。
-表面质量好:由于无需振捣,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外观质量高,可减少后期装修等工序的工作量。
材料组成
-水泥: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以混凝土的基本强度和胶结性能。
-细骨料: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如中砂,细度模数通常在2.3 3.0之间,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粗骨料:粒径一般不宜过大,可选用5 10mm或5 16mm的碎石或卵石,要求颗粒级配良好,针片状颗粒含量少,压碎指标低,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水: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或经过处理的洁净水,不得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减水剂可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用于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应施工需要;膨胀剂能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实现无收缩或微膨胀。
-矿物掺合料:常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后期强度,降低水化热,同时还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配合比设计原则
-选择合适的骨料:粗细骨料的级配、粒径、形状等要满足混凝土流动性和强度的要求,细骨料与粗骨料的比例通常在1.0 1.3左右。
-确定水泥用量:既要满足混凝土的胶结和强度要求,又要避免水泥用量过多导致水化热过大或混凝土收缩开裂,一般水泥用量在400 500kg/m3左右。
-控制用水量:用水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需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用水量,一般在150 200kg/m3之间。
-合理使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并确定其最佳掺量。例如,减水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0.8%1.2%,粉煤灰的掺量可在20%40%之间,膨胀剂的掺量根据其性能和混凝土的膨胀要求确定。
施工要点
-模板要求: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密封性,以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和防止漏浆。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便于混凝土脱模。
-混凝土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严格按照配合比称量各种材料,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适当延长,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
-混凝土运输: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稳定,避免离析、泌水或坍落度损失过大。如运输时间较长,可采取相应的缓凝措施。
-混凝土浇筑:利用混凝土的自流平特性,通过泵送或其他方式将混凝土浇筑到指定位置。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钢筋和模板,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复杂结构或钢筋密集部位,可适当采用辅助工具如溜槽、串筒等协助浇筑。
-养护管理: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湿布或喷涂养护剂等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大体积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同时,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前,应避免在其上施加荷载。
- 上一篇:c5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