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单向碳纤维布建筑加固流程
- 发布时间:2025-03-27
建筑加固中一侧碳纤维布工艺如下: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单侧碳纤维布:依据钢筋改造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型号的单向碳纤维布。其技术参数应符合抗拉强度、弹力模具等有关国家标准。
配套树脂:包含底胶、找平胶和预浸胶。树脂应与碳纤维布具有较好的粘合力,并能在规定初凝内达到预期的强度。
别的辅材:如打磨砂纸、清洗液、防护用具等。
2. 工具准备
切割工具:用以切割碳纤维布,如切割或专用切割刀,以保证切割边沿工整。
拌和工具:用以制取树脂,如电动搅拌机、搅拌棒等,以确保树脂拌匀。
粉刷工具:包含滚刷、刷子等,用以擦洗树脂和抹灰层。
测量和定位工具:如米尺、角尺、铅笔等,用于测量和识别加固位置。
3. 现场准备
消除施工工地,消除杂物和阻碍物,为施工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清理必须加固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去除灰尘、油迹、零散的混凝土等残余物,保证表面清洁干燥。
二、基层处理
1. 表面打磨
用磨砂纸或打磨机打磨混泥土表面,消除表面的松散层和不平整处,使底层表面显现出扎实的混凝土结构。
抛光后,清除表面产生的粉尘,可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清洗。
2. 修补缺陷
查验底层表面是否有间隙、孔眼等问题。较小的间隙可以用密封胶修复;针对较大的裂缝和孔眼,先要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以达到平坦的要求。
检修材料应自然干燥固化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3. 清除表面
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底层表面,清除残余的尘土和杂质。脏表面可用专用清洁液清理,但清理后表面应自然干燥。
三、黏贴表面解决
1. 配备底胶
依据产品手册,底胶的主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和,用电动搅拌机拌匀,直到颜色均匀。
搅拌好的底胶应在规定时间内应用,避免因时间太长而引起胶体凝固损害粘接效果。
2. 粉刷底胶
底胶用滚刷或刷子匀称粉刷在基层表面,确保涂层厚度匀称,无漏刷。
底胶粉刷后,等待一段时间使之充足渗入底层,一般初凝为2 4钟头(精确的时长在于环境温度湿度),直至手指触碰时感觉不沾。
四、切割碳纤维布
1. 确立规格
依据加固部位大小和外型,测量碳纤维布的长度和总总宽。考虑碳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一般不低于100mm),适时调整切割规格。
不规则形状的加固部分,可将碳纤维布分层切割,从而更好地顺从底层表面。
2. 裁剪操作
依据量取规格,用剪刀或专用剪子切割碳纤维布。切割时要维持纤维方向的一致性,避免歪斜或歪曲。
可在切割边沿用记号笔或标识标记编号,便于后面拼装和定位。
5、黏贴碳纤维布
1. 配备预浸胶
依据产品手册,将预浸胶的主剂和固化剂按比例混合,用电动搅拌机慢慢拌和,防止汽泡。搅拌至颜色均匀后,再次拌和2 3分钟,保证胶体混和充裕。
备好预浸胶应尽早应用,尽量减少摆放导致粘度增加。
2. 粉刷预浸胶
用滚刷或刷子将预浸胶匀称粉刷在基层表面,粉刷范畴应略大切割碳纤维布规格。
粉刷时应确保预浸胶厚度适中,既能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又不会使胶体过多外溢。
3. 黏贴碳纤维布
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慢慢摆放在涂有预浸胶的底层表面,从一端慢慢铺到另一端。在铺设过程中,保证碳纤维布与基层表面紧密贴合,防止空鼓或褶子。
碳纤维布表面能够用干净的滚桶或刮板轻轻旋转,挤压多余预浸胶,使碳纤维布更工整牢固地粘贴在基层上。
4. 两层黏贴(如需)
假如设计要点黏贴两层碳纤维布,在diyi层碳纤维布黏贴固化后(一般初凝为24 48钟头),依照同样的方法黏贴层和后续层。
每层碳纤维布的纤维方向应彼此竖直,以加强加固效果。
6、维护和质量检验
1. 保养黏贴后,在室温下当然保养。保养期内应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湿度,避免阳光直射和日晒雨淋。
一般情况下,保养时间为7 14天,精确的时长在于气候条件和树脂的特点。在维护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和物体碰撞加固部位。
2. 质量检验
外观检验:查验碳纤维布表面是否光滑,无褶子,无空鼓,纤维方向正确与否,预浸胶遍布是否均匀。
粘接强度查验:可采用现场抽样方法开展粘接强度拉拔试验,试验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
针对重要结构或疑惑位置,可借助专业测试仪器开展无损检测,如超声检测、红外热像检查等。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单侧碳纤维布:依据钢筋改造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型号的单向碳纤维布。其技术参数应符合抗拉强度、弹力模具等有关国家标准。
配套树脂:包含底胶、找平胶和预浸胶。树脂应与碳纤维布具有较好的粘合力,并能在规定初凝内达到预期的强度。
别的辅材:如打磨砂纸、清洗液、防护用具等。
2. 工具准备
切割工具:用以切割碳纤维布,如切割或专用切割刀,以保证切割边沿工整。
拌和工具:用以制取树脂,如电动搅拌机、搅拌棒等,以确保树脂拌匀。
粉刷工具:包含滚刷、刷子等,用以擦洗树脂和抹灰层。
测量和定位工具:如米尺、角尺、铅笔等,用于测量和识别加固位置。
3. 现场准备
消除施工工地,消除杂物和阻碍物,为施工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清理必须加固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去除灰尘、油迹、零散的混凝土等残余物,保证表面清洁干燥。
二、基层处理
1. 表面打磨
用磨砂纸或打磨机打磨混泥土表面,消除表面的松散层和不平整处,使底层表面显现出扎实的混凝土结构。
抛光后,清除表面产生的粉尘,可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清洗。
2. 修补缺陷
查验底层表面是否有间隙、孔眼等问题。较小的间隙可以用密封胶修复;针对较大的裂缝和孔眼,先要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以达到平坦的要求。
检修材料应自然干燥固化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3. 清除表面
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底层表面,清除残余的尘土和杂质。脏表面可用专用清洁液清理,但清理后表面应自然干燥。
三、黏贴表面解决
1. 配备底胶
依据产品手册,底胶的主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和,用电动搅拌机拌匀,直到颜色均匀。
搅拌好的底胶应在规定时间内应用,避免因时间太长而引起胶体凝固损害粘接效果。
2. 粉刷底胶
底胶用滚刷或刷子匀称粉刷在基层表面,确保涂层厚度匀称,无漏刷。
底胶粉刷后,等待一段时间使之充足渗入底层,一般初凝为2 4钟头(精确的时长在于环境温度湿度),直至手指触碰时感觉不沾。
四、切割碳纤维布
1. 确立规格
依据加固部位大小和外型,测量碳纤维布的长度和总总宽。考虑碳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一般不低于100mm),适时调整切割规格。
不规则形状的加固部分,可将碳纤维布分层切割,从而更好地顺从底层表面。
2. 裁剪操作
依据量取规格,用剪刀或专用剪子切割碳纤维布。切割时要维持纤维方向的一致性,避免歪斜或歪曲。
可在切割边沿用记号笔或标识标记编号,便于后面拼装和定位。
5、黏贴碳纤维布
1. 配备预浸胶
依据产品手册,将预浸胶的主剂和固化剂按比例混合,用电动搅拌机慢慢拌和,防止汽泡。搅拌至颜色均匀后,再次拌和2 3分钟,保证胶体混和充裕。
备好预浸胶应尽早应用,尽量减少摆放导致粘度增加。
2. 粉刷预浸胶
用滚刷或刷子将预浸胶匀称粉刷在基层表面,粉刷范畴应略大切割碳纤维布规格。
粉刷时应确保预浸胶厚度适中,既能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又不会使胶体过多外溢。
3. 黏贴碳纤维布
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慢慢摆放在涂有预浸胶的底层表面,从一端慢慢铺到另一端。在铺设过程中,保证碳纤维布与基层表面紧密贴合,防止空鼓或褶子。
碳纤维布表面能够用干净的滚桶或刮板轻轻旋转,挤压多余预浸胶,使碳纤维布更工整牢固地粘贴在基层上。
4. 两层黏贴(如需)
假如设计要点黏贴两层碳纤维布,在diyi层碳纤维布黏贴固化后(一般初凝为24 48钟头),依照同样的方法黏贴层和后续层。
每层碳纤维布的纤维方向应彼此竖直,以加强加固效果。
6、维护和质量检验
1. 保养黏贴后,在室温下当然保养。保养期内应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湿度,避免阳光直射和日晒雨淋。
一般情况下,保养时间为7 14天,精确的时长在于气候条件和树脂的特点。在维护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和物体碰撞加固部位。
2. 质量检验
外观检验:查验碳纤维布表面是否光滑,无褶子,无空鼓,纤维方向正确与否,预浸胶遍布是否均匀。
粘接强度查验:可采用现场抽样方法开展粘接强度拉拔试验,试验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
针对重要结构或疑惑位置,可借助专业测试仪器开展无损检测,如超声检测、红外热像检查等。
- 上一篇:js水泥基防水涂料施工流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