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263218971
QQ:13263218971
邮箱:13263218971@qq.com
地址:全国多家生产工厂
行业资讯
桥梁碳纤维胶施工工艺流程
- 发布时间:2025-02-22
桥梁碳纤维胶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细致的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生产过程的详细步骤:
一、前期准备
1. 技术准备
掌握设计图和施工标准,创建碳纤维加固的实际位置、面积、碳纤维规格和树脂胶的技术参数。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含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措施、注意事项等,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
2. 材料准备
依据设计要点选购适宜的碳纤维(如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和配套树脂胶(包含底层树脂、找平树脂、预浸树脂等)。
对入场材料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查验材料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正确与否,保证材料符合标准。同时,准备甲苯、砂纸、滚桶、刷子、防护设备等施工所需的别的辅材。
3. 现场准备
清除汇总施工工地,清除污渍、灰尘等,为施工构建良好的施工条件。
根据施工必须建立脚手架或设置支撑系统,以确保施工人员可以简单的操作。同时,检验施工现场的温湿度,保证树脂胶施工的环境条件。
二、基层解决
1. 清除混泥土表面
全面清理桥梁混泥土基层表面,消除表面的油迹、尘土、疏松颗粒等残余物。对裂缝的部位进行处理和封闭,保证底层表面光洁、干躁、无缺陷。
采用抛光机或砂纸打磨混泥土表面,清除表面浮浆和锈迹,使基层表面显现出扎实的混凝土结构层,形成一定的粗糙度,提升碳纤维与基层间的粘接。
2. 转角处理
对混凝土表面的转角开展倒角处理,使其产生平滑的弧型联接,避免碳纤维在拐角处因应力而损坏分离。
3. 清除干燥
用压缩空气或棉布吹扫或擦洗抛光混凝土表面,消除表面的尘土和污垢。随后,让基层表面自然干燥,保证表面含水量合乎树脂胶施工的要求。
三、涂刷底层树脂
1. 配置底层树脂
依据树脂胶的使用说明,将底层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适度比例混合,拌匀,做成底层树脂胶。留意,每次制备的黏合剂量应依据施工进度与环境温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避免黏合剂太早干燥和干固造成浪费。
2. 涂刷底层树脂
用滚筒或刷子匀称涂刷混泥土基层表面,保证涂层厚度匀称,无漏刷、流动或汽泡状况。涂刷时,应注意使树脂充足进入混泥土表面的孔隙,以加强粘接效果。
一般情况下,底层树脂的涂刷量是200 500ml/m2的具体用量应依据基层表面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点确立。底层树脂指触干燥后(一般约24小时)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四、找平解决方法
1. 缺陷修补
找平修补混泥土基层表面的凹坑、孔眼等问题。用找平树脂胶加上缺陷部位,并把它整齐,使其与周边表面整齐。
找平树脂的制备工艺和涂刷工艺应与底层树脂基本一致,但加上和刮擦时,应注意粘合剂的用量和平整度,避免表面不匀或太高。
2. 整体找平
缺陷修复后,全部基层表面总体找平。用刮刀或滚桶均匀涂抹在基层表面,使表面更为光洁,为后续碳纤维黏贴打下坚实的基础。
找平处理过的基层表面应静置一段时间,待找平树脂干固(一般初凝为24 48钟头),用砂纸打磨表面,清除表面的凸起和不平整部位,使之达到整洁、平滑的规定。
5、黏贴碳纤维
1. 裁剪碳纤维
依据设计尺寸和施工部位的实际外型,切割碳纤维(布或板)。切割时,保证规格精确,边沿工整,避免毛边或撕破。同时,掌握适当的搭接长度,一般碳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0mm,碳纤维板搭接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
2. 制取预浸树脂
依据产品手册,将预浸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精准比例混合,拌匀,做成预浸树脂黏合剂。预浸树脂的制备量应依据碳纤维黏附面积和薄厚合理安排,保证黏合剂在使用中不会太早干燥和干固。
3. 粘贴碳纤维
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或板)慢慢放进预浸树脂黏合剂中,使之充足侵泡。浸渍时间应依据碳纤维的类型和树脂胶的特性明确,一般为2 5分钟。
将淋湿树脂的碳纤维轻轻粘贴在处理过的混泥土基层表面,从一端慢慢铺到另一端,用滚筒或刮板沿纤维方向轻轻滚动或整齐,使碳纤维与基层表面紧密贴合,清除二者的汽泡和空隙。在黏贴环节中,应注意保持碳纤维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避免褶子和弯折。
两层黏贴时,不断操作步骤,逐步黏贴。各层黏贴后,等候顶层树脂基本干躁干固后再进行下一层黏贴,以确保粘合效果。
6、维护和表面维护
1. 保养黏贴碳纤维后,在室温下开展当然维护。维护期内,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应比较稳定,避免阳光直射、太阳和雨水。维护时间不少于24钟头,具体维护时间应依据树脂胶的产品手册与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2. 表面防护
维护期满后,解决碳纤维加固表面的保护。防护涂料能通过涂刷和黏贴耐腐蚀板来提升碳纤维加固层的耐久性和耐环境腐蚀。防护涂料应与碳纤维和树脂胶相容性好,喷涂应均匀、详尽,薄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前期准备
1. 技术准备
掌握设计图和施工标准,创建碳纤维加固的实际位置、面积、碳纤维规格和树脂胶的技术参数。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含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措施、注意事项等,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
2. 材料准备
依据设计要点选购适宜的碳纤维(如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和配套树脂胶(包含底层树脂、找平树脂、预浸树脂等)。
对入场材料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查验材料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正确与否,保证材料符合标准。同时,准备甲苯、砂纸、滚桶、刷子、防护设备等施工所需的别的辅材。
3. 现场准备
清除汇总施工工地,清除污渍、灰尘等,为施工构建良好的施工条件。
根据施工必须建立脚手架或设置支撑系统,以确保施工人员可以简单的操作。同时,检验施工现场的温湿度,保证树脂胶施工的环境条件。
二、基层解决
1. 清除混泥土表面
全面清理桥梁混泥土基层表面,消除表面的油迹、尘土、疏松颗粒等残余物。对裂缝的部位进行处理和封闭,保证底层表面光洁、干躁、无缺陷。
采用抛光机或砂纸打磨混泥土表面,清除表面浮浆和锈迹,使基层表面显现出扎实的混凝土结构层,形成一定的粗糙度,提升碳纤维与基层间的粘接。
2. 转角处理
对混凝土表面的转角开展倒角处理,使其产生平滑的弧型联接,避免碳纤维在拐角处因应力而损坏分离。
3. 清除干燥
用压缩空气或棉布吹扫或擦洗抛光混凝土表面,消除表面的尘土和污垢。随后,让基层表面自然干燥,保证表面含水量合乎树脂胶施工的要求。
三、涂刷底层树脂
1. 配置底层树脂
依据树脂胶的使用说明,将底层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适度比例混合,拌匀,做成底层树脂胶。留意,每次制备的黏合剂量应依据施工进度与环境温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避免黏合剂太早干燥和干固造成浪费。
2. 涂刷底层树脂
用滚筒或刷子匀称涂刷混泥土基层表面,保证涂层厚度匀称,无漏刷、流动或汽泡状况。涂刷时,应注意使树脂充足进入混泥土表面的孔隙,以加强粘接效果。
一般情况下,底层树脂的涂刷量是200 500ml/m2的具体用量应依据基层表面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点确立。底层树脂指触干燥后(一般约24小时)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四、找平解决方法
1. 缺陷修补
找平修补混泥土基层表面的凹坑、孔眼等问题。用找平树脂胶加上缺陷部位,并把它整齐,使其与周边表面整齐。
找平树脂的制备工艺和涂刷工艺应与底层树脂基本一致,但加上和刮擦时,应注意粘合剂的用量和平整度,避免表面不匀或太高。
2. 整体找平
缺陷修复后,全部基层表面总体找平。用刮刀或滚桶均匀涂抹在基层表面,使表面更为光洁,为后续碳纤维黏贴打下坚实的基础。
找平处理过的基层表面应静置一段时间,待找平树脂干固(一般初凝为24 48钟头),用砂纸打磨表面,清除表面的凸起和不平整部位,使之达到整洁、平滑的规定。
5、黏贴碳纤维
1. 裁剪碳纤维
依据设计尺寸和施工部位的实际外型,切割碳纤维(布或板)。切割时,保证规格精确,边沿工整,避免毛边或撕破。同时,掌握适当的搭接长度,一般碳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0mm,碳纤维板搭接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
2. 制取预浸树脂
依据产品手册,将预浸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精准比例混合,拌匀,做成预浸树脂黏合剂。预浸树脂的制备量应依据碳纤维黏附面积和薄厚合理安排,保证黏合剂在使用中不会太早干燥和干固。
3. 粘贴碳纤维
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或板)慢慢放进预浸树脂黏合剂中,使之充足侵泡。浸渍时间应依据碳纤维的类型和树脂胶的特性明确,一般为2 5分钟。
将淋湿树脂的碳纤维轻轻粘贴在处理过的混泥土基层表面,从一端慢慢铺到另一端,用滚筒或刮板沿纤维方向轻轻滚动或整齐,使碳纤维与基层表面紧密贴合,清除二者的汽泡和空隙。在黏贴环节中,应注意保持碳纤维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避免褶子和弯折。
两层黏贴时,不断操作步骤,逐步黏贴。各层黏贴后,等候顶层树脂基本干躁干固后再进行下一层黏贴,以确保粘合效果。
6、维护和表面维护
1. 保养黏贴碳纤维后,在室温下开展当然维护。维护期内,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应比较稳定,避免阳光直射、太阳和雨水。维护时间不少于24钟头,具体维护时间应依据树脂胶的产品手册与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2. 表面防护
维护期满后,解决碳纤维加固表面的保护。防护涂料能通过涂刷和黏贴耐腐蚀板来提升碳纤维加固层的耐久性和耐环境腐蚀。防护涂料应与碳纤维和树脂胶相容性好,喷涂应均匀、详尽,薄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 上一篇:不发火的细石混凝土面层
- 下一篇:返回列表